健康網》地瓜有小黑洞快丟! 農糧署:有牠進駐會惡臭發苦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甘藷(地瓜)美味營養,不論是單吃或入菜廣受大眾喜愛,但有小黑洞、褐色斑還能吃嗎?農糧署表示,甘藷出現小黑洞是因為甘藷蟻象在表皮產卵,孵化後幼蟲會鑽食藷肉,導致發黑、木質褐化發出惡臭,不可食用。至於凹陷圓褐色病斑,則是因為感染真菌,致發霉腐爛發臭,不可食用。
農糧署在臉書「鮮享農YA - 農糧署」發文指出,全台普遍種植,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新鮮甘藷,主要產季在每年12月到隔年3月,以雲林、彰化、台南為主要產地,依品種不同,其塊根的外型、皮色、肉色也大不相同。此外,國產甘藷香甜綿密,要吃到好吃的甘藷應掌握4個賞味指南:
●放到萌芽:貯藏在高溫、高濕的環境下,容易因呼吸作用旺盛促進萌發新芽(約3-4天),萌芽易使水分、澱粉含量下降,但剝除萌芽部位後仍可食用。
●切開後流乳汁:甘藷流出的乳汁含有大量多酚類抗氧化物質,接觸空氣後呈現黑色。但這情況對健康沒有影響可食用。
●有「小黑洞」(臭香):甘藷蟻象在表皮產卵,孵化後幼蟲會鑽食藷肉,導致發黑、木質褐化發出惡臭。所以食用前應觀察是否有小黑洞、惡臭、苦味等,不可食用。
●發霉:傷口感染真菌類病害,有凹陷圓褐色病斑,有白色菌絲,菌絲可能深入內部,而腐爛發臭。所以食用前應觀察,若有發霉、腐爛及臭味,皆不可食用。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