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網》胸悶喘別只想到心臟病! 醫列6原因:貧血、過敏都有可能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老覺得胸悶,喘不過氣來是怎麼回事?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台北分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蘇維鈞表示,胸悶氣喘是常見症狀,可能是由多種因素引起,包括心臟病、肺部疾病、精神因素(焦慮、壓力)和過敏反應、貧血、肥胖等。如果經常感到胸悶氣喘,建議儘早就醫,進行肺部檢查等,以確定症狀的原因,並開始正確的治療。
蘇維鈞在臉書粉專「蘇爸的肺腑聊天室」發文整理出7個引起胸悶氣喘的因素,並呼籲,如果患者經常出現胸悶和氣喘,建議可進行肺功能測試、胸部影像、心電圖、血液檢查等,以觀察是否有通氣功能障礙、缺血性心臟病變,確定症狀的原因,並積極治療。
●心臟病:是常引起胸悶氣喘的原因之一。因為心臟病可能會導致心臟輸出量下降,進而影響到身體的氧氣供應。而這種情況會導致呼吸困難和胸悶感。所以如果有心臟病的家族史,或者您有高血壓、高膽固醇或糖尿病等風險因素,請務必注意自己的身體狀,及時就醫。
●肺部疾病:如哮喘、慢性肺阻塞(COPD)和肺部感染等,都可能導致呼吸困難和胸悶感。
●過敏反應:如花粉、塵蟎和寵物毛髮等物質會引起過敏反應,進而導致呼吸困難和胸悶感。如果對某些物質過敏,建議避免接觸這些物質或使用相關的藥物進行治療。
●貧血:因血紅素降低,血液攜氧能力下降,組織和細胞缺氧,刺激呼吸中樞,增加通氣量,也可能引起氣促胸悶。
●肥胖:造成腹腔內脂肪增多,限制肺活量擴張,加重呼吸肌負擔,也可能會造成呼吸不暢。
●精神因素:如焦慮和壓力會使人呼吸急促並引起胸悶感。建議及時尋求心理輔導或其他支持,進行壓力管理和放鬆技巧訓練,以減輕身體的反應。
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減輕症狀
蘇維鈞提醒,無論是什麼原因引起的胸悶氣喘,及早就醫是非常重要的。及時發現和治療可能有助於減輕症狀,並防止進一步的身體問題。同時,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保持適當的運動、飲食均衡和減少壓力等也是非常重要的。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