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攜式拉曼檢測平台」驗毒新利器! 常見5種毒只要30分鐘
〔記者吳亮儀/台北報導〕誤食毒物、化合物事件不時會發生,送醫急救也得對症下藥才能有效搶救,如何快速辨識中毒物質是醫院頭痛難題。長庚醫院今天和清華大學、台灣大學和馬偕醫院一起發表「可攜式拉曼檢測平台」,30分鐘內可分析出人體內毒物,比一般檢測快了8倍,常見的5種中毒物質都能辨識。
最常見的5種中毒、誤食毒物或化合物包括農藥、毒品、臨床藥物、添加物、清潔用品等。急診醫師常頭痛於面臨未知毒化物的醫療問題,過去抽血檢驗曠日費時,至少要4小時以上才能真正辨識出毒化物,犧牲了病患黃金救治時間。
林口長庚醫院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指出,醫師無法第一時間找出到底讓病人滿地打滾或者生命垂危的元兇,彷彿只能像老警察一樣,一頁一頁的翻找嫌疑犯紙本圖片。研發團隊做出「可攜式拉曼檢測平台」可辨識的範圍相當廣泛,包含農藥(福美雙、陶斯松、大滅松、達馬松、巴拉刈、加保利等)、食品添加物(桃紅精、紅色6, 40號、黃色4, 5號等)、臨床藥物(抗生素、抗癲癇藥等)、新興毒品(安非他命、甲基安非他命、喵喵、浴鹽等),不僅有助醫療,可望也對食安、司法科技產生重大的進展。
馬偕醫院神經外科醫師林新曜指出,除了毒物之外,精準的藥物濃度監測對於臨床病人的治療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達到腦脊髓液中藥物濃度的即時監測,提升病人治療的安全性與效率。
清華大學醫工所教授萬德輝指出,「可攜式拉曼檢測平台」根據臨床需求結合最新分析化學與奈米科技,開發拉曼光譜檢測平台。此檢測平台具有多熱點、深景深、濃縮效應等特點,可大幅增強可疑分子特徵訊號,同時兼具低成本、可撓曲、高穩定性等特點。
他指出,進行快篩檢測時僅需少量檢體(2到5微升),在30分鐘之內即可得到結果,跟醫院端的臨床判讀結果比對完全吻合。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