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網》痛風竟有分「真假」? 醫:可從好發部位、年齡做判斷

2023/08/20 22:02

醫師表示,「假性痛風」好發於60歲以上長者,並最常發生在膝蓋、腳踝、手腕和手肘等中大關節;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痛風」是因為血中尿酸值過高所導致,但痛風竟然有真假之分?林口長庚風濕過敏免疫科在臉書粉專發文指出,由焦磷酸鈣結晶沉積所引起的「假性痛風」,症狀與急性痛風相似,好發於60歲以上長者、發病男女比相當。與痛風最大的差別在於,假性痛風只要症狀消除、不再疼痛,就可以不用服藥,也不需要特別做飲食控制。

林口長庚風濕過敏免疫科發文指出,「痛風」是因為血中尿酸值過高所導致,形成尿酸鹽結晶,而造成的關節炎;「假性痛風」則是由焦磷酸鈣結晶沈積所引起,因此又稱為焦磷酸鈣沈積症。一旦發病症狀類似急性痛風,關節疼痛的症狀可能影響到任何關節,但最常發生在膝蓋、腳踝、手腕和手肘等中大關節。假性痛風與尿酸飲食無關,所以不需要特別做飲食上的控制。

醫師表示,假性痛風是代謝產物的堆積,危險因子包含年紀、退化性關節炎、鎂離子過低、磷離子過低、副甲狀腺亢進,以及血色素沉積症等等。男性和女性的比例相當,疾病易發生於六十歲以上的老年人,且年紀越大患病機率越高;但如果關節曾經有受過傷、開刀,年輕人也可能發生。與痛風不同的是,假性痛風只要症狀消除、不再疼痛,就可以不用服藥。而不論是「真痛風」還是「假痛風」,都要趕快去找醫師求助,不要自己妄下診斷。

醫師比較痛風與假性痛風的差別。(圖取自林口長庚風濕過敏免疫科臉書)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