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網》小腿水腫、無力? 小心可能是慢性靜脈功能不全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您經常覺得腿部肌肉無力嗎?物理治療師王文妤在臉書粉專「王文妤 物理治療師 ‧ Amber physiotherapist」分享,慢性靜脈功能不全(Chronic Venous Insufficiency,CVI)指的是靜脈瓣膜受損,導致血液無法有效率地回流心臟,其特徵像是:水腫、皮膚改變、潰瘍。
王文妤說明,慢性靜脈功能不全會大大影響日常生活,除了會感覺到沈重、痠痛疲勞、甚至疼痛之外,功能也會受到影響,像是舉步困難、平衡變差、腳踝活動度變小、肌肉無力等。
王文妤表示,這些病症都跟靜脈問題導致神經病變或者小腿肌肉出現無力有關。而根據臨床病因解剖病理生理學(CEAP) 分類對於慢性靜脈功能不全的分期以及臨床特徵做出一些整理,慢性靜脈功能不全病患情形可分為以下幾期:
● 第0期:無法觀察出來的靜脈相關問題
● 第1期:『靜脈曲張(毛血管或網狀靜脈擴張)、靜脈栓塞、靜脈瓣膜損傷』; 感覺沈重、腳踝周遭水腫,抬高水腫會消
● 第2期:『靜脈曲張、靜脈栓塞、靜脈瓣膜損傷』; 感覺沈重、腳踝周遭水腫,抬高水腫會消
● 第3期:『小腿腳踝水腫出現、皮膚出現改變』; 有凹陷性水腫(抬高不會消)、組織變硬
● 第4期:『小腿腳踝水腫出現、皮膚出現改變』; 有凹陷性水腫(抬高不會消)、皮膚變色、組織變硬
● 第5期:『小腿腳踝水腫出現、皮膚出現改變』; 有凹陷性水腫(抬高不會消)、皮膚變色、組織變硬、潰瘍癒合
● 第6期:『小腿腳踝水腫出現、皮膚出現改變』; 有凹陷性水腫(抬高不會消)、皮膚變色、組織變硬、新的潰瘍出現
而導致慢性靜脈功能不全的原因,王文妤表示,靜脈過度擴張導致靜脈微血管壓力增加,進而增加淋巴系統負荷量,而在淋巴管代償的情況下,引發淋巴管壁改變,直到淋巴管失去代償功能。最後,淋巴系統無法承受的情況下出現水腫。
徒手淋巴引流治療法
王文妤也分享了治療師常應用的徒手淋巴引流治療法(manual lymphatic drainage, MLD),根據2014年的隨機對照測試文獻,針對有水腫的個案兩個月內介入10次的治療。研究發現,在慢性靜脈功能不全嚴重度、疲累、沈重感、疼痛面向都有改善;但在肌肉力量、生活活動方面則是沒有差。
但王文妤也解釋,目前已知透過肌力介入和運動可以改善慢性靜脈功能不全、力量、活動度、生活功能等,但沒辦法證實徒手淋巴引流治療法是否能直接改善肌肉力量、活動度、走路生活功能,尚待更多學術討論。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