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網》孩子學習很被動? 心理師:「習得無助感」可以這樣克服

2023/03/01 19:45

有些孩子上了國中以後,課業壓力大,而成績不如預期時,會出現「習得無助感」;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照片來源:shutterstock)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不少孩子到了國中、高中,課業壓力愈來愈大,而學習成就感卻愈來愈低,因而想要放棄,覺得再怎麼努力也沒有好成績、好表現;諮商心理師指出,面對孩子學習很被動時,先不要責罵孩子,而應該設法尋找孩子能做到的一小步,予以肯定,再逐步幫孩子克服「習得無助感」。

諮商心理師蔡宜芳在新書《先陪伴,再教養──讀懂孩子不愛念書、手機滑不停背後的困境,校園心理師給青春期父母的27則心法》(寶瓶文化出版)指出,很多孩子到了國中,已經想要放棄學習,理由是:「我之前都很認真念書,還是一樣考不好。我就是不會念書,怎麼努力都沒有用,乾脆放棄好了…。」

學習快樂不見了 易感到挫折、憂鬱

蔡宜芳說:「我相信,所有的孩子都曾努力過,但有些孩子不管怎麼努力,成績卻沒有起色,而感到愈來愈挫敗。面對國中、高中,課業壓力愈來愈大,學習的快樂不見了,只剩下成績和排名。不管孩子是否認真念書,面對大人失望的表情或責備的面孔,孩子可能心裡也很自責。」

當孩子認定「我就是不會讀書、我就是很笨」,就會對於課業開始擺爛、表現消極,不想再付出努力。蔡宜芳表示,其實,我們願意繼續努力是因為我們相信「努力有可能成功」;但產生「習得無助感」的孩子是對生活失去了控制感。孩子覺得不管付出多少努力,都不可能會成功,努力與最終的結果無關。因此,「習得無助感」容易引發憂鬱的情緒,以及對未來失去希望感。

改變從一小步做起 先訂「目標」並尋找「例外」

面對孩子出現「習得無助感」,蔡宜芳說,可以運用心理治療學派中,焦點解決短期治療(Solution-Focused Brief Therapy, SFBT)的精神︰把焦點從「問題」轉移到「解答」上。有個簡單的口訣為「目標、例外、一小步」。

●將孩子的「負向行為」轉為可學習的「具體、正向目標」

蔡宜芳說明, 例如︰孩子的負向行為「不肯學習、上課不專心、不愛念書」,可以改成具體、正向的目標︰「能自動自發完成作業」或「上課認真聽講」。

但要注意的是,目標不能太大,例如希望孩子下一次考試就從第20名進步到前10名,這樣孩子可能很難做到,而容易直接放棄。

●找出「例外事件」

有些孩子的問題行為一直存在,但一定有問題「比較輕微」的時候。父母可以觀察孩子的問題行為什麼時候比較少、比較輕微或沒有發生,尋找問題曾經被解決的時刻,即便很短暫。這樣做,可以幫助我們練習從負向中看到正向。

很多父母會說:「他就是一直都很消極」「他就是整天在玩手機」「他常常情緒失控」但其實孩子幾乎整天玩手機,也一定有放下手機的短暫時刻;孩子再怎麼討厭念書,偶爾還是會翻一下書。

行為是波動的,就算孩子的問題行為一直存在,也有可能有比較少或比較輕微的時刻,需要父母用睿智的雙眼去看見。例如︰「孩子每天都嗆老師,但某一天沒有嗆老師」、「孩子不寫作業,但某天有寫其中一項作業」、「孩子上課都在聊天,但某一節課比較專心…」,總有例外事件發生的時候。

●尋找可以做的「一小步」

當例外事件發生時,父母可以詢問孩子︰「你是怎麼做到的?」、「怎麼讓這個改變再次發生?」改變不用很大,因為一個又一個的小改變,可能帶來大改變。

和孩子討論若要達成目標,他可以做的一小步為何?例如:若孩子要達成「能自動自發完成作業」,那麼可以做的一小步為︰「先把手機收起來或設定勿擾模式」、「不會寫的地方要翻課本或問爸媽」。

●強化你和孩子的關係

當孩子有某件事情做得好時,不妨問孩子︰「你是怎麼做到的?」但青春期的孩子可能常常說:「我不知道。」這時候,爸媽可以告訴孩子︰「你的改變對我來說有多重要。」讓親子關係成為孩子改變的力量。例如告訴孩子︰「老師看到你的改變好開心。」「你這樣做,媽媽好感動。」「同學說你打排球很厲害耶,我真為你感到驕傲。」

有進步就要肯定 逐步找回自信

蔡宜芳提醒家長,不要把將孩子的小改變,或任何做得好的事情都視為理所當然。而且,改變不會一蹴可幾,孩子不可能突然變成我們心目中理想的樣子,例如孩子不可能明天就愛上讀書、不可能明天就從60分進步到80分,但如果能進步到65分,就應該肯定他的進步。

若孩子的微小進步,父母總是沒有看見,總是繼續挑剔他其他做不好的部分,久而久之,孩子可能就更不想要努力,甚至開始擺爛。

只能努力放大孩子每個小小的改變,真心地為孩子的微小進步喝采。相信有一天,能慢慢改變孩子的「習得無助感」,幫助孩子找回有自信的自己。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