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別再隨便對受暴者說「打你離開就好」 醫籲重視陪伴梳理內心糾結
〔記者董冠怡/台北報導〕家暴事件頻傳,在「家暴零容忍」的宣導下,越來越受到重視,亦有越來越多人願意站出來。佳齡生活健康中心、嘉齡診所副院長兼身心科主治醫師黃苑婷表示,肢體暴力之外,精神暴力也值得關注,重點在於另一半有沒有貶低你、讓你覺得自己很沒價值。她鼓勵受暴者尋求專業協助陪伴,一起釐清層層堆疊、錯綜複雜的混沌狀態,這非頓悟開示,而是「要先知道目前遭遇不合理、對自己不公平,才有力氣真的去做些什麼」。
根據《家庭暴力防治法》規定,家暴是指家庭成員間如配偶或前配偶、現有或曾有同居關係、未成年子女、現為或曾為直系血親或姻親等實施身體、精神或經濟上之騷擾、控制、脅迫或其他不法侵害行為,例如辱罵他人、動作使人心生畏懼。
黃苑婷指出,暴力風險較高的族群包括本身有酒癮或使用毒品、過去曾有肢體衝突或言語威脅經驗,以及患有妄想症等特定精神疾病者。此外,控制欲高的人也較易有衝突,他們比較難接受、尊重不同的想法,甚至覺得不一樣就是不對。
本身有酒癮或使用毒品
大腦可粗略區分為深層的情緒腦與外層的理智腦,酒精、毒品會破壞理智腦中情緒衝動的控制,影響理性判斷與踩煞車的功能。這類人不一定是本身個性不佳,平常或許還可以,但因前述功能受損,一旦遇到事情很多、吵架等壓力情境,尤其是特別高壓時,情緒腦容易壓過理智腦。
若長期觸碰酒與毒,導致衝動控制較差,出車禍、出意外機率相對也會提高,然後又撞到頭受傷,甚至造成認知功能反應、速度下降,形成惡性循環,影響整體腦功能之外,也會讓衝動控制的問題更嚴重。
過去曾有肢體衝突或言語威脅經驗
如果之前曾聽另一半說過「我對待前任也是這樣」,可能得做好「總有一天輪到你」的心理準備,因為這可能是對方熟悉的溝通模式,所以需要特別留意。抑或可觀察另一半如何跟家人相處,若也是同一套,就得預想哪一天自己跟他關係更親近時,會不會遇到類似溝通上的困難。
患有妄想症等特定精神疾病
此一類型者有些想法不符合現實卻又很堅持,例如忌妒妄想,認定伴侶或配偶有外遇、對自己不忠。
「暴力背後隱含階級跟控制!」黃苑婷指出,部分控制慾強者自認關係中位階高,受控者應該要聽從、配合自己,這樣的特質較有可能出現暴力行為,不一定是肢體暴力,也有可能是精神暴力,讓另一半覺得自己很糟、自我價值感低落,帶有貶低意味,例如有些太太被批評到「我能力不好、沒有先生是無法獨力生活照顧好自己與孩子,所以必須留在這個家依靠家庭與另一半」,不敢離開,或是覺得,「我只要再多努力一點,他就會對我更好、回心轉意」。
30秒精神暴力自我檢測量表
若想了解自己是否受到精神暴力對待,可至衛福部保護服務司官網下載簡易版「30秒精神暴力自我檢測量表」初步確認,包括另一半常用言語侮辱你,或讓你覺得自己很糟;常在他人面前貶低或羞辱你;隨時要知道你的行蹤,使你備感壓力;常因你與其他異性說話生氣;常故意做出讓你驚嚇或恐懼之事,以及常疏忽你或冷漠以待。
黃苑婷提醒,6道題目中若有1項勾選「是」就要注意,即便沒有動手,但已對情緒、自我感覺造成一定影響。不過,也不是條件符合就等同有暴力行為,「這是1個警訊,代表你們的關係很不對等也很不健康,對方好像越來越不尊重你的感受」,若已造成身心狀況失衡,可尋求專科醫師協助。
然而,即便已邁入21世紀,不少社會大眾仍對走進身心科、精神科診間抱持不那麼友善的看法,間接導致需要協助的個案迫於壓力「卡在那邊」,擔心是否掛了身心科、精神科,就會被貼上不正常的標籤。
願意踏進診間就值得鼓勵
黃苑婷表示,到身心科求醫的人以失眠、壓力、焦慮憂鬱與自律神經失調症狀居多,其實多數身心科就診的人與你我無異,同樣承擔許多責任並為生活努力。無論如何,只要願意踏進診間就值得鼓勵,由受過訓練的專業人士陪同一起面對,第1步先了解自己身處的情境、如何跟這段關係互動、長期累積下來到何種程度,一層一層梳理清楚患者的內在與外在現實。
外在現實指的是生活中發生的事實、其他人怎麼說,內在現實則是本身怎麼看這件事、自己的理解是什麼、自己覺得自己怎麼了,兩者的平衡是身心健康的來源,缺一不可。
她很鼓勵受暴者接受心理相關協助,除了觀察自己如何看待自身遭遇,也讓受暴者了解,雖然不是每件事都做到完美,但仍有自己的優點及其他生活角色,個人價值猶存、我值得更好的關係,才較有力氣站起來,進而思考下一步該怎麼走,「光這個前置工作就需要一些時間」,因為要考慮的面向很多,當無價值感、家暴循環、外界眼光、無助、社會經濟問題等多重原因加乘糾結,需要一些時間解開。
因此,黃苑婷呼籲,以後聽到有人被家暴,不要再說「啊他打你,你離開就好啦」這樣的話,對當事人來說「講很容易但做沒那麼簡單!」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