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網》恐讓孩子腹瀉狂吐! 醫:「這細菌」蓄勢待發中

2022/06/18 19:51

醫師提醒,感染沙門氏菌後的6至48小時會有腸炎、嘔吐、腹瀉、發燒、腹部絞痛等症狀;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醫師提醒,感染沙門氏菌後的6至48小時會有腸炎、嘔吐、腹瀉、發燒、腹部絞痛等症狀;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近日氣溫逐漸升高,代表夏天即將到來。醫師提醒,這時候也是沙門氏菌蓄勢待發的時期,沙門氏菌是兒科中常見引起急性腹瀉的細菌,感染後會引起腹瀉、嘔吐、發燒等症狀,提醒家長要多注意孩子狀況。

禾馨民權小兒專科診所主治醫師巫漢盟在臉書粉專「阿包醫生陪你養寶包 - 小兒科巫漢盟醫師」發文分享,沙門氏菌主要分成兩大類,第一種是「傷寒沙門氏菌」與「副傷寒沙門氏菌」,會引起傷寒和副傷寒,不過隨著醫療進步,目前已經很少見;第二種則是「非傷寒沙門氏菌」,會引起腸炎。

巫漢盟指出,沙門氏菌好發於每年的7至10月,潛伏期約6至72小時,通常是因為吃到病菌污染的水或食物,例如:生雞蛋、未煮熟的食物、遭汙染的鮮奶等,其他也可能因為碰觸動物或人的糞便而遭感染。

此外,在感染後的6至48小時會有腸炎、嘔吐、腹瀉、發燒、腹部絞痛等症狀,其中糞便可能會呈現綠色黏液狀,並且有股腥臭味,嚴重時甚至出現血便,而發燒通常在72小時內會緩解,但5歲以下嬰幼兒、免疫力低下者症狀通常較嚴重。

巫漢盟提到,感染沙門氏菌腸炎後應避免脫水並維持基本營養補充,其中包括補充適量水分,避免脫水、嬰兒給予母奶或配方奶,但不用稀釋、飲食方面則正常不油膩,例如米飯、稀飯、蔬菜、水果、雞蛋、肉類等。而藥物方面,醫師會視情況給予抗生素或止瀉藥,但兩者不是必須,需依照寶寶的身體狀況及症狀來給予治療。

巫漢盟提醒,感染沙門氏菌腸炎通常數天內即可獲得緩解,而平時須做好以下守則即可預防:

●勤洗手,尤其是碰觸食物前後、餵食寶寶前後都應洗手。

●生鮮食品應盡快處理,勿放在常溫下太久。

●食物應煮熟再食用。

●清潔寶寶的大小便後應確實洗手。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