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網》確診人口日增 醫:「6類人」應留意心理健康

2022/05/04 12:25

本土疫情升溫,許多民眾憂心染疫,到藥局排隊買快篩試劑。(資料照,記者劉禹慶攝)

本土疫情升溫,許多民眾憂心染疫,到藥局排隊買快篩試劑。(資料照,記者劉禹慶攝)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本土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升溫,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指出,據研究發現,各國只要有大流行一爆發,民眾就會開始採購、排隊、出現塞車情況、情緒起伏也大這是一種恐慌反應,而過去也有許多研究指出,在疫情升溫時有6族群心理容易受到影響,建議可使用「心情溫度計」守護自己的心理健康。

黃軒在臉書粉專「黃軒醫師 Dr. Ooi Hean」分享,有科學家認為,當確診人數增加、有重症、有死亡的數字,就會使民眾默默感受到恐慌。而「排隊」就是一種群體恐慌(Public Panic Disorder)反應的現象,也開始出現買很多也不會立即用到的東西、搶購民生物資等。

黃軒表示,有研究指出,在疫情流行的狀況下,民眾多陷入嚴重恐慌,有6類人,感受到恐慌的程度更加明顯:

危機處理能力不佳者-適應環境改變的能力較低,就容易焦慮不安。

女性-情緒較男性敏感更容易在疫情中感受到壓力。

高危機意識者-自我危機意識很高就會對自己的行為限制,並在心理上與人產生了距離感,也容易使自己陷入困境。

低教育水平者-因為受限教育程度,較難判斷假消息,也較困難依指引採取具體行動,易受謠言影響,而增加群體恐慌的機會。

經常吸收COVID 19資訊者-當你吸收COVID 19資訊,如同天天的追劇,就容易陷入群體恐慌中,而不自知。

醫護家屬-科學家認為醫護家屬的恐慌源於「外溢效應」(Spillover effect)醫療人員在第一線的辛苦工作,且又是高危險被傳染下,不得不去工作。醫護人員回到家中,會跟家人相處分享,若是負面分享較多,家屬也易陷入恐慌。

心情溫度計量表。(圖取自台灣自殺防治學會)

心情溫度計量表。(圖取自台灣自殺防治學會)

黃軒指出,可透過「心情溫度計」簡易量表了解自己的焦慮狀況,這份量表是台灣自殺防治學會所提供,可以作為焦慮、憤怒、憂鬱、自卑與失眠等5個常見的精神情緒狀態的自評篩檢量表。若發現自己的心理狀態不佳,可以透過很多專業機構提供心理諮詢服務並即時搶救因壓力過大的問題:

衛生福利部安心專線 1925(依舊愛我)

生命線專線 1995 (要救救我)

張老師生命專線 1980(依舊幫你)

均可在必要時刻提供適當的心理支持。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