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網》確診該怎麼吃? 營養師:掌握「3大營養重點」助康復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近日我國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確診數逐漸下降,讓本土疫情似乎有帶來趨緩的跡象,但指揮中心仍呼籲民眾防疫不可鬆懈。若萬一不幸確診,應該怎麼辦?營養師提醒,掌握飲食「3大營養重點」,有助更快戰勝病毒,幫助康復。
營養師高敏敏在臉書粉專「高敏敏 營養師」發文指出,目前有5成以上患者是輕症或無症狀,所以「營養照護」是戰勝病毒的重要癒後關鍵!奉上確診新冠飲食3關鍵,只要遵守「高熱量、高蛋白、充足水分攝取」,就能恢復健康生活。
1、增加熱量攝取 約+250~500大卡/日:
感染會增加體內壓力,請多吃高營養熱量密度的食物或飲品,才有足夠熱量對抗體內耗損!
●少量多餐:就算不餓也務必確保熱量足夠,減少對本體的耗損!
●吃酪梨、喝堅果飲:可透過油脂食物的攝取,提高能量進食。
●配方營養品:若食慾不振、身體不舒服,可視情況補充配方營養品,讓熱量、營養達到需求。
2、補充蛋白質營養:
避免肌肉流失耗損使身體更虛弱、降低癒後恢復力。
●多吃蛋、肉、豆製品:以原型優質蛋白為主。
●自製奶昔:可用豆漿、牛奶、優格+香蕉+堅果醬,做高蛋白奶昔。
●蛋白質飲品:吃不下可利用高蛋白飲,補充營養。
3、水分補充足夠:
發燒、流汗、咳嗽、腹瀉⋯都會增加身體水分流失,為避免身體缺水、脫水、電解質失衡。
●少量多次喝水:避免身體缺水、痰越來越濃稠。
●自製水果水:把新鮮水果加進白開水中,替換不同味道的水份,避免味覺疲勞。
●喝電解質飲料:補充發燒、流汗、嘔吐、腹瀉之電解質。
高敏敏提醒,請每天盡可能的維持體重,因為體重是反應身體水分維持及營養狀態很直接的指標,請謹記以上營養原則,搭配多活動、多休息幫助更快恢復健康生活,也請大家確實的將口罩戴好、少出門、勤消毒,把自己跟周遭人事物都當成感染源、感染者,時刻提高警覺 !一起加油渡難關。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