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防疫有成 Taiwan AI Labs 6大研發成果領先全球
〔記者陳鈺馥/台北報導〕台灣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科技防疫」領先全球,行政院副院長陳其邁今日率領政院資安處、衛福部資訊處同仁參訪「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Taiwan AI Labs)。微軟人工智慧前首席研發總監杜奕瑾親自介紹AI Labs「科技防疫」6大研發成果,包含由實驗室所開發獨步全球的「武漢肺炎胸腔X光自動檢測系統」。
科技防疫研發成果包含「台灣社交距離APP」、「健康回報APP」、「武漢肺炎胸腔X光自動檢測系統」、「病毒株溯源平台」、「武漢肺炎老藥新用工具」、「基因變異搜尋引擎」。
陳其邁受訪表示,大家都知道杜奕瑾是PTT大神,但外界比較不知道他和杜都是高雄人,因為兩人都是高雄出身,常談及許多高雄事情。人工智慧實驗室AI Labs是台灣最頂尖的團隊,行政院這一次與AI Labs專案合作,他們義務性幫忙開發,不到一週時間,就將「科技防疫」成果及架構研發出來。
包含電子圍籬系統3.0、社交距離APP、武漢肺炎胸腔X光自動診斷、病毒株大數據分析,都是杜奕瑾親自督導,要代表行政院感謝AI Labs,也對高雄人感到非常的驕傲,高雄人真的在人工智慧領域上非常厲害,不僅是台灣之光、更是高雄之光。
杜奕瑾指出,這其實不是AI Labs的功勞,這是台灣整個醫療體系,這三年來已經有豐厚的結果,今年一月起就針對武漢肺炎的病毒株、醫療影像做一系列的分析,當時陳其邁在新聞看到消息後,政院就找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一起討論,今天是醫療與人工智慧的成果展示。
杜奕瑾舉例,台灣是全世界第一個拿病毒株做用藥分析的國家,之後甚至全世界開放病毒碼後,AI Labs與疾管署就建立一個「病毒株溯源平台」,只要傳入台灣的每一個病毒株,只要有經過基因定序,就可以知道最初的感染源是誰,從哪個國家傳染過來。
他提及,現在有在吵是中國肺炎、歐洲肺炎等話題,台灣則是非常踏實分析病毒是從哪邊傳染到哪邊的,可以清楚追蹤到。先前紐約州長談及,紐約第一個病毒株可能從歐洲來的,但調查發現其實是從伊朗來的,之後才在紐約爆發,而英國最初感染源則是武漢那邊來的。
杜奕瑾說,台灣武漢肺炎有4百多個案例,台灣第一個確診案例可以進行基因定序,可利用基因定序來追蹤病毒來源,所以有定序的資料中,百分之百都可以追蹤到來源。過去沒有找到感染源有二件,後來透過基因定序也找到感染源。
陳其邁表示,長庚醫院對基因定序很有研究,後來長庚、台大及三總就做整合,做大量基因定序的分析,所以個案34到磐石軍艦都有做基因定序,可以知道發病是否同一個病毒株,做為流行病學的調查依據,並透過人工智慧分析。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