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太自我 小心容易憂鬱症

2016/06/22 17:13

台北醫學大腦與意識研究中心主任藍亭說明,Glutamate和GABA兩種大腦化學物質猶如翹翹板的兩端。(記者林彥彤攝)

〔記者林彥彤/台北報導〕台北醫學大學今天發表一篇最新刊登在「認知學趨勢」期刊內的《自我投射》論文,內容指出,比較自我、凡是聯想到與自我有關的人,通常比較容易出現憂鬱傾向。此研究結果未來希望運用在提早幫助憂鬱症患者,在其行為異常未出現前診斷,把握最佳治療時機,但還須更進一步的相關研究證明。

台北醫學大學大腦與意識研究中心主任藍亭表示,生活中較自我的人比較容易將任何事與自己聯想在一起,例如看到一張暴力的圖片就想到可能會是自己,自我相關性較高。

透過30名二十幾歲健康年輕人作為受試者,給他們看各式不同的圖片(圖片內容有開心的、溫馨的、暴力的等畫面),並要求受試者以按按鍵回答每一張照片是否與自己有關。同時讓受試者接受腦電波(EEG)和功能性核磁共振掃描(fMRI)量測其內部的大腦狀況。

藍亭說,結果發現,自我相關性高的人,其大腦PACC區內,與人體憂鬱情緒有關的Glutamate蛋白質濃度較高;由此推測出Glutamate濃度高的人,可能容易罹患憂鬱症。反之,大腦另一項化學物質GABA則是抑制自我相關的功能,會使人產生較多的正向情緒,上述二者猶如大腦中的翹翹板二端。

藍亭進一步解釋,此項結果下一步希望能夠跟萬芳醫院合作、設計臨床試驗,分析是否能透過測量患者的Glutamate蛋白質濃度,提前推斷患者未來可能罹患憂鬱症,若能在臨床實驗中證明,則有望提早發現憂鬱症。

論文已在6月14日刊登在認知學趨勢(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中,是影響指數高達21.965分的期刊。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