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近年來,「夫源病」一詞在社群與諮商領域中逐漸受到關注,營養學者洪泰雄指出,這個詞來自中文語境中,1種對女性健康問題的社會文化描述,並非嚴格醫學名詞,而是源自民間與心理醫學交錯的觀點。夫源病的意思是:女性身心疾病的根源來自丈夫的行為或態度,尤其是長期的精神壓力、情緒忽視、言語暴力、外遇、冷暴力等。
洪泰雄在臉書粉專發文分享,「夫源病」意為丈夫(夫)為主要病源的疾病,這是一種在婚姻關係中,女性因為長期受丈夫的不良對待,產生出身體或心理上的疾病。常見的情況包括:丈夫冷漠或忽視、不溝通、長期言語貶低、控制慾強、外遇或經常謊言造成心理創傷;家暴、冷暴力(精神折磨)、婚姻中性需求不被尊重或強迫、不支持育兒與家務,造成壓力過大,可能引發的身心疾病。
洪泰雄提到,由於這類壓力常為長期、潛在性的,女性往往在情緒無處抒發、無人理解的情況下,出現以下狀況:
心理疾病
●憂鬱症
●焦慮症
●慢性疲勞症候群
●自律神經失調
●自我價值感低落、失眠
身體疾病
●胃潰瘍、胃食道逆流(壓力胃)
●高血壓
●更年期症狀提前
●子宮肌瘤或經期不順(壓力荷爾蒙失調)
●脫髮、免疫力下降、皮膚疾病
洪泰雄說明,雖然「夫源病」並非正式的醫學診斷名詞,但心理醫學與家庭醫學認為:「長期處於壓力與情緒壓抑的關係中,確實會對人的免疫系統、內分泌、神經系統造成傷害。」,換句話說,丈夫不只是家庭的角色,更是心理影響的重要來源;若丈夫對妻子缺乏愛與尊重,甚至情緒暴力,會如慢性毒藥般腐蝕健康。
解方與建議
1.覺察:意識到「自己的病不全是自己的錯」。
2.溝通與求助:與丈夫坦承對話,尋求心理諮商協助。
3.建立支持系統:與朋友、家人交流,甚至參加成長團體。
4.自我照顧:定期運動、閱讀、培養興趣,重建自我價值。
5.必要時分開:若對方長期不願改變,保護自己是第一原則。
洪泰雄提醒,「夫源病」是一種提醒社會與女性要正視情感壓迫對健康的傷害,這不僅僅是婚姻問題,更是健康問題。俗話說得好:「婚姻好,百病少;婚姻壞,百病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