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宜靜/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豆腐、豆漿、豆干、油豆腐等看似都是「豆」,但其實營養成分、加工方式差異很大!國民健康署建議,優先選擇黃豆、板豆腐、無糖豆漿、豆干等,這類豆製品屬於最原型或少加工者,高蛋白、低油脂,吃得營養少負擔。
選擇高蛋白低油脂 避開油脂高豆製品
國健署在臉書專頁「食在好健康」發文分享,不同豆製品,營養成分、加工方式差異很大,懂得挑選,才能吃得營養又少負擔!建議優先選擇「高蛋白低油脂」者,如黃豆、板豆腐、無糖豆漿、豆干等,這些是最原型或少加工的豆製品,蛋白質豐富、油脂少,在正餐時間或是點心補充都很適合,其中板豆腐還會添加食用級石膏,屬於可補充鈣質的食物。
建議避開油脂含量高者,國健署舉例,油豆腐、百頁豆腐、炸豆皮、蘭花干等豆製品,因加工、烹調過程會額外添加油,熱量與油脂含量都偏高,建議減少食用,適當控制頻率與份量。
豆製品屬豆魚蛋肉類 每餐1掌心
豆製品怎麼吃最健康?國健署指出,豆製品屬「豆魚蛋肉類」,應掌握每餐1掌心原則,並避免高熱量、高油脂豆製品,減少熱量負擔。豆製品百百種,懂得選,讓維持健康體位更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