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病態肥胖基因 中研院找到了

2009/08/22 06:00

記者林嘉琪/台北報導

身材圓滾滾,有6成是基因決定的,只要找出發胖原因,有助於未來對症治療!

中研院生醫所研究員潘文涵和其團隊,找出兩個影響台灣漢人病態性肥胖基因,並發現其中3個基因「位點」發生「變異」。簡單地說,就是嚴重肥胖者的基因ESR1、PPARγ經排序後,在某一個位點上,是呈「A」的表現,但一般人卻是出現「G」,以至於「A」的人有較高的風險發生肥胖;這項成果將能應用在嚴重肥胖症的風險評估及防治,且刊登在8月「美國臨床營養學」期刊。

不過雖然找到肥胖基因,但潘文涵並不鼓勵民眾去做基因篩檢,因為現行市面的肥胖基因篩檢,多是找到影響歐美人的基因,無法對台灣漢人肥胖問題「對症下藥」。

潘文涵說:「ESR1和PPARγ是常見基因,4成民眾都擁有,即使兩大基因都有,但也不見得一定肥胖。」她認為,一窩蜂地基因篩檢,可能出現「偽陽性」的窮擔心結果。

潘文涵說,胖瘦有6成由基因決定,但環境因素仍然相當關鍵,運動及健康飲食才能瘦身減重、遠離疾病。

目前醫學研究已證實,人體約有3萬多個基因,其中127個基因與人體肥胖相關,潘文涵與桃園敏盛醫院醫療副院長李威傑、長榮大學保健營養學系助理教授陳信宏合作,花費6年的時間,對照606位正常體重(BMI指數小於24),及514位嚴重肥胖病患(BMI指數大於39),發現ESR1、PPARγ基因的三個位點發生變異現象,多發生在胖哥胖妹身上。

潘文涵指出,PPARγ基因會影響人體胰島素阻抗性、熱量元素代謝,及肥胖細胞分化等功能,若出現一個位點變異,肥胖風險增加約30%到40%;若有兩個位點變異,風險一下高出兩倍;若3個位點均有變異,危險性更攀升5倍以上。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