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顱內血腫壓迫腦部 男子大聲公變小綿羊

2016/12/10 06:00

醫師診斷廖男罹患「慢性硬腦膜下出血」,經治療已康復。(記者張軒哲攝)

記者張軒哲/台中報導

患者腦血腫(紅圈處)壓迫腦組織。(記者張軒哲翻攝)

台中一對結婚超過30年的廖姓夫妻,丈夫平日嗓門大,並且經常與妻子拌嘴,但近日妻子察覺丈夫不對勁,不只很少主動開口說話,連回話都輕聲細語或不回應,簡直就像是變了一個人,進一步就醫發現,原來是工作過程中,曾經被重物砸傷,引發「慢性硬腦膜下出血」,所幸經治療,終於又找回往日充滿活力的樣子。

65歲廖男說,自己的工作需要搬運貨物,之前有一次不幸被一塊突然遭強風吹起的木板砸中頭部的左側,由於外觀無異狀,也沒有傷口,加上意識清楚,就不以為意。

不過,廖男指出,某一天下班後,突然覺得自己很疲勞,連和妻子吵嘴的力氣都沒有,當下只想洗澡、睡覺,後來右側手腳更出現使不上力的情況,因此開始不停四處走動,希望活絡筋骨,但怪異舉動反而引起家人注意。

廖妻說,當時發現丈夫單側手腳明顯無力,且思緒混亂、口齒不清,立即帶他就醫,原來是慢性硬腦膜下出血,經緊急手術引流後,逐漸恢復正常,現在兩人又開始鬥嘴了。

大甲光田醫院神經外科主任林牧熹表示,臨床發現,慢性硬腦膜下出血的患者,約50%均在3個月內曾有頭部碰撞或跌倒的紀錄;此外,求診患者中,有半數是年長者。

林牧熹指出,慢性硬腦膜下出血初期症狀不明顯,但當顱內滲血逐漸形成血腫塊導致顱內壓力增加,進而壓迫到腦組織時,病症千變萬化,小至頭痛、嘔吐,大至偏癱、昏迷、意識不清,甚至危及生命,包山包海,通通都有。

林牧熹強調,腦部受到撞擊後,可能在硬腦膜下腔形成血腫,若是血腫小,身體會慢慢吸收,但有些人可能因為體質或年紀大伴有腦萎縮等因素,身體無法完全吸收血腫,隨著時間演變,血腫日益嚴重就會形成慢性硬腦膜下出血,壓迫到大腦,提醒民眾當頭部遭撞擊後,不可輕忽,應該持續追蹤治療為宜。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