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新聞請見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近日彰化發生康橋學校環島自行車隊遭汽車逆向衝撞,造成7名學生輕重傷的意外。肇事駕駛則是因為「毒駕」,吸食新興毒品「依托咪酯」(喪屍煙彈)並開車上路釀禍。桃園療養院副院長李俊宏表示,自從電子煙結合喪屍煙彈後,兩者快速滲透進社區;但是吸食的行為很不明顯,很難察覺,因此有不少毒駕個案是邊開車邊吸的。因為難以事先盤查,只能發現有危險駕駛就趕快通報處理,大家上路時多加小心。
李俊宏在臉書提到,海洛因在使用時,由於帶來的欣快感較強,上路雖然也有危險性,但個案在藥效影響下往往不見得能上路,比較常見的是停在路邊打完,等藥效稍退後再上路,也或者是在家使用,藥效稍退後再出門。
但是依托咪酯則不然,使用後尚不至於出不了門,但手抖、肢體協調性受損、意識狀態受影響,上路就會造成風險。有的個案會說,手沒有力氣握住方向盤或控制油門,也或者是無法專注開車或對齊車道的標線。
李俊宏表示,結合電子菸以後,依托咪酯快速滲透進社會;但又不若其他毒品有明顯的外顯吸食行為(如打針或是燒玻璃球),相當難發現;往往是上了路,看到怪異的狀況才會被查到。「海洛因你不會邊打邊開車,但是電子煙,卻是可以邊開車邊抽的。」
李俊宏坦言,不可能有使用電子煙的都高度懷疑,當然公權力也沒有足夠量能做篩查。而吸毒駕車,也很難像酒駕一樣,說「我要吸毒了所以找代駕」。而個案除非出現明顯的成癮徵兆,否則也不容易出現在醫療系統,等於是會有相當的黑數。現在能做的,「就只能發現有危險駕駛就趕快通報處理,行車安全務必要多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