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現代人經常久坐,一天下來卻發現小腿水腫?桃園新竹聖宜診所醫師吳易儒說明,因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會讓身體部位受到壓迫,阻礙血液和水分的正常流動,使液體在小腿積聚,引起水腫。因此建議定期改變姿勢,並於晚上時,抬腿15-30分鐘,讓小腿抬高角度高於心臟。此外,她也分享其他水腫原因,包括:鹽分攝取過量、水分攝取不足、女性生理期,並提供相關對策。
吳易儒在臉書專頁「芳療醫師 吳易儒|新竹雷射微整推薦|醫美 芳療 保養 身心靈」發文提醒,首先需先排除病理性水腫,因此若發現水腫集中在單腳,伴隨頭暈、易喘、血壓升高、體重明顯下降、小便有泡沫等,有可能是因疾病導致,建議進一步就醫釐清狀況。至於較常見的便是生理性水腫,大致可分為4原因,同時也提供對策:
鹽分攝取過量
●原因:鹽分攝取過量會導致體內水分滯留,導致小腿水腫不適。
●對策:少吃太鹹的食物,注意鹽分攝取,增加飲水量。
水分攝取不足
●原因:水分攝取不足,會導致體內水分不足,可能導致血液濃度增加,使身體組織中的水分向血液中移動,且身體也會傾向保留水分,從而使組織腫脹。
●對策:注重飲水量,每天至少喝2000cc,確保水分攝取充足。
長時間維持相同姿勢
●原因: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會讓身體部位受到壓迫,阻礙血液和水分的正常流動。如站立時,重力會使液體積聚在下半身,特別是小腿部位;長時間坐著,也會壓迫血管,使液體在小腿積聚,引起水腫。
●對策:定期改變姿勢,避免長時間保持相同的站姿或坐姿,並於晚上時,抬腿15-30分鐘,讓小腿抬高角度高於心臟。
女性生理期
●原因:子宮在生理期間可能會增大,並對周圍的血管產生壓迫,尤其是靜脈,可能會阻礙血液回流,導致液體在小腿部位積聚,進而引起水腫不適。
●對策:增加水分攝取,避免攝取過多鈉,於晚上泡腳或抬腿,或是透過適度運動,來促進血液循環,減輕水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