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碧/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外,也要注意骨質健康。台中光田醫院骨科醫師嚴可倫說明,第一型糖尿病患者本身胰島素不足,讓骨質較脆弱,且因好發於兒童或青少年時期,該階段屬骨骼生長期,影響骨量製造,提高骨折風險;第二型糖尿病者則因胰島素阻抗,影響骨骼健康和強度,又加上長期糖化作用,讓骨質變質,增加骨折的風險。
關於骨質疏鬆症,嚴可倫在臉書專頁「有溫度的嘮叨 台中光田骨科 嚴可倫醫師 脊椎關節骨鬆專業 - 骨筋中外」與網站專欄發文解釋,當骨頭補充的速度,跟不上流失的速度時,就會讓骨質變得脆弱,使受傷、骨折機率提高。該情形常見於老年人,但若是年輕人缺乏運動、營養不良或有其他相關疾病,也可能提早出現骨質疏鬆。
嚴可倫進一步表示,骨質疏鬆症之所以可怕,在於更容易骨折,有時候甚至跌倒或撞擊就能造成嚴重的骨折,進而導致後續的失能。
骨鬆4表現
嚴可倫提及,之所以稱「骨質疏鬆症是沉默殺手」,是因為在出現明顯症狀前,其實早就有骨密度不足的狀況,因此強烈建議每1到2年檢查骨密度,提早發現、提早治療,並藉此列出骨質疏鬆4種常見表現。
●身高縮短:隨著年齡增長,若骨質疏鬆嚴重者,可能會發現身高慢慢變矮。這是因為脊椎骨骼塌陷,導致身高壓縮。
●脊椎骨塌陷駝背:因為脊椎骨塌陷,體態漸漸駝背,導致頭部無法往後貼牆。最常見的表現是靠牆站時,後腦勺無法碰觸牆壁。
●肋骨下緣與骨盆距離縮小:因身高縮短導致兩者間的距離變小。
●骨折機率提高:骨質疏鬆會讓骨頭變脆弱,常常會在跌倒或撞擊時,就導致骨折,特別是在腰部、腕部或髖部。
不同糖尿病 不同方式影響骨質
無論是第一型、第二型糖尿病患者,都會以不同的方式影響骨質健康,嚴可倫解釋,第一型糖尿病因胰島素缺乏、骨量偏低,使其骨折風險增加;而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則因胰島素阻抗問題,以及骨質變質,使其容易骨質疏鬆,出現骨折問題。
第一型糖尿病:患者的胰臟無法正常製造胰島素,而胰島素可助於骨頭生長和保持強度的重要荷爾蒙,因此沒有足夠的胰島素,會讓骨質變得脆弱。此外,由於患者通常在兒童或青少年時期就發病,正屬於骨骼快速生長的階段,使其骨量增加受到影響,導致骨量偏低。也因為骨質脆弱及骨量偏低的原因,使其骨折風險增加。
第二型糖尿病:體內雖有生產胰島素,但身體對它的反應減弱(所謂的胰島素阻抗),影響骨骼的健康和強度。由於長期的高血糖會導致骨內膠原蛋白發生糖化作用,讓骨質變質,使其變得脆弱,增加骨折的風險。除此之外,患者可能伴有視力問題和神經病變等其他健康問題,而影響平衡和行動能力,間接增加跌倒和骨折的風險。
預防從飲食、生活下手
糖尿病患者若想預防骨質疏鬆,應改善飲食、生活習慣。嚴可倫提醒,控制血糖為最重要的一點,一定要讓血糖保持在正常範圍內,並配合均衡飲食、定期運動、避免吸菸和過量喝酒,搭配定期檢定骨密度,減少骨質疏鬆風險。
●控制血糖:保持血糖在正常範圍內,可減少對骨骼的負面影響,因此一定要按照醫師的建議,好好管理飲食、服藥,並定期檢查血糖。
●均衡飲食:吃對食物很重要,確保飲食中有足夠的鈣和維生素D,如牛奶、起司、綠葉蔬菜、魚類等食物,有助骨骼健康,
●定期運動:運動可幫助增強骨骼和肌肉,特別是重量訓練和有氧運動。不僅有助於骨骼健康,還能幫助控制血糖。
●避免吸菸和過量喝酒:吸菸和過量飲酒都對骨骼健康不利,因此建議戒菸及適量飲酒。
●定期檢定骨密度:定期檢查骨密度(DXA)的過程很簡單,大概20分鐘就搞定,一點也不痛,也可透過該檢查知道骨頭健不健康,且醫師也會根據結果給予建議。
治療糖尿病骨質疏鬆上,嚴可倫表示,通常需透過藥物、血糖控制,並搭配上方列出的5點。其中藥物治療上,醫師會開立專門治療骨質疏鬆的藥物,或者是減少骨質流失的藥物,也會建議補充鈣質和維生素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