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王捷/台南報導〕「銦」是科技產業重要的原物料,在手機、平板和電腦的製程都會出現,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職業醫學科主任暨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郭婉吟說,在銦及其化合物作業暴露下的工作人員,可藉由作業環境監測及每年健康檢查的追蹤,提早發現「銦肺」問題,避免發生職業傷病。
銦是元素週期表的第三A族元素,具低熔點、高沸點和低電阻等特性,因此在國防軍事、航空航太、核工業和資訊產業等領域有廣泛的應用,但在2003年日本報導第一例銦造成間質性肺病的案例後,美國、中國與國內皆傳案例,顯示銦危害的問題,工作人員在銦環境下工作,可能造成健康危害,尤其是肺部問題。
國內約有70%的銦以氧化銦錫(ITO)的形式存在,主要用於面板產業的鍍濺程序,郭婉吟醫師說,國內的銦暴露來源大多是ITO靶材製造廠、TFT-LCD製造廠、LED製造廠、太陽能板製造廠、銦回收廠以及半導體製造。
銦造成的急性和慢性健康問題,例如急性暴露可能會引起眼睛、皮膚、黏膜的刺激,甚至導致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和急性肺損傷,慢性暴露則可能造成肺部發炎和纖維化病變。嚴重情況下,還可能會致死。
依據「勞工作業場所容許暴露標準」規定,台灣在2019年起已將「銦及其化合物作業」列為特別危害健康作業,並要求在勞工健檢時增列血清銦為檢查項目。如果血清銦濃度達到或超過3.0 µg/L,則需轉介至職業醫學專科醫師進行進一步的追蹤和評估。
郭婉吟醫師建議,企業應採取多項預防措施。包括改進設施設備、加強工作行政管理、定期執行作業環境監測、使用適當的防護具,以及讓勞工定期接受健康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