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新手媽顧嬰竟手痛無力 中醫針灸緩解「媽媽手」症

2022/01/17 10:13

新手爸媽扶抱嬰兒時,盡量讓五指併攏,手掌、手腕成水平狀,以平均分攤嬰兒身體重量。(記者王俊忠攝)

〔記者王俊忠/台南報導〕32歲吳小姐要照顧新生兒,需時常擰毛巾或抱小孩,一陣子後感覺大拇指近手腕處出現持續疼痛及腫脹,嚴重時會極度痠痛、無法使力,但又無法放下手邊照顧工作,求診中醫。台南市立醫院中醫師陳奕任診治認為患者是俗稱「媽媽手」的症狀,施以針灸治療兩週並建議使用護腕,痠痛大幅緩解。

陳奕任說明,「媽媽手」症狀常見於30~50歲女性,其中一部分女性在產後4~6週會受到這病症困擾,大多與日常生活中不正確用力或是反覆用力過度有關。「媽媽手」是指第一背側間隔狹窄性肌腱滑膜炎,因手腕或拇指重複性活動,導致大拇指肌腱和滑膜發炎腫脹疼痛使活動受限,當用患側握住物體時會出現疼痛,大部分可以透過休息恢復,西醫的治療有夾板固定限制活動、抗發炎藥和類固醇注射;嚴重者可能需要開刀治療。

「媽媽手」症狀可透過穴位針灸緩解不適,但最重要還是要多休息、減少手部勞動次數。(台南市立醫院提供)

陳奕任指出,依中醫觀點「媽媽手」是筋傷勞損,特點是手腕活動過多,久則傷筋耗血,筋腱氣血循環較差,修復能力跟不上勞損速度,造成局部代謝不良,時間一久會促使肌腱粗糙纖維化,使得症狀加重。治療方式最基本是多休息,與透過針灸手三里、陽溪、合谷等穴位幫助修復,以及艾灸及熱敷的輔助治療方式。

「媽媽手」不只是媽媽的專屬症狀,陳醫師強調,只要是長時間使用手腕或大拇指,即使是爸爸也會有「媽媽手」,其他像上班族長期用滑鼠鍵盤與裝修工人等,也都易罹患「媽媽手」。提醒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須避免拇指長時間、經常重覆的動作,新手爸媽照顧小孩時,無論單手或雙手抱嬰兒時,盡量讓5指併攏,手掌、手腕成水平狀,平均分攤嬰兒身體的重量,避免重量只讓虎口及大拇指承受,再配合正確的伸展運動和肌力訓練,能預防「媽媽手」產生。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加入自由健康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