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推廣安寧照護 陪他走完人生

2006/10/18 06:00

文/王賢進

一碗陽春麵吳媽媽的故事確實撼動人心,也讓許多人瞭解到癌末患者在面對生死抉擇時,選擇接受安寧療護的重要。雖然高科技的醫學不斷進步,延長了人類的平均壽命與控制了許多急、慢性疾病的進展,卻始終無法擺脫最終死亡的事實。

英國西西里.桑德思女士因看到癌症末期病人的痛苦無助與醫師的束手無策,一九六七年在倫敦創辦聖克里斯多福安寧醫院,致力於絕症病人的臨終照顧,使安寧療護逐漸在世界各地推廣,並因而產生了專門研究及從事臨終關懷的新醫學分科,稱為緩和醫學。

世界衛生組織也為緩和醫療的原則做了以下的界定:

●要重視生命,認為死亡是一種正常過程。

●緩和醫療既不加速死亡(即不做安樂死),也不延後死亡(即臨終時,不做無謂而痛苦的心肺復甦術等急救措施)。

●解除痛苦和不適症狀。

●整合病患心理和靈性層面的照顧。(由整體醫療團隊結合醫師、心理師、宗教師及志工的參與,使很多病人更瞭解生命的意義,並接受此生,甚至以平靜感恩的心,帶著希望走向來生。)

●提供病人盡可能積極生活(安樂活),直到生命最後一刻的支持系統。

所以安寧緩和醫療並不是安樂死的一種醫療,而是尊重生命,緩解身體、心理、社會不適及痛苦的醫療,以達到最佳的生活品質。另一方面也藉由各種方法,盡可能促進病人完成生命中未完成的任務及心願。

衛生署從民國八十五年開始推展安寧療護業務,直到九十三年開辦安寧共同照護,補助醫院成立安寧共同照護團隊,將安寧療護由安寧病房走到非安寧病房。

衛生署也將安寧療護的推展列為台灣「國家癌症防治五年計畫」的重要工作項目,預計癌末病人的安寧療護服務接受率,能夠由現在的十七%,提升到九十八年的五十%。

(本文作者為彰基鹿基分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