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高雄長庚開例/音樂治療「暫停呼吸」女孩

2016/01/07 06:00

女童開心跟著母親拍手。(記者陳文嬋攝)

記者陳文嬋/高雄報導

港片《殭屍先生(暫時停止呼吸)》令人印象深刻,現實生活中,罕病「雷特氏症」病友也會有憋氣現象。高市陳姓女童曾一天停止呼吸10多次,經母親揉背刺激恢復呼吸。

高雄長庚醫院昨天首開雷特氏症音樂治療課程,將音樂治療運用臨床研究,首開國內先例。

高雄長庚醫院兒童神經科醫師洪碧蓮表示,罕見疾病雷特氏症是先天性神經系統發展異常,發生率約萬分之一,全台粗估應有2300多名病友,但確診病例不到80例。患者出生時多為正常,大約會在一歲多出現搓手情形,有嚴重學習與溝通障礙,常被診斷為自閉症等。

洪碧蓮指出,病童因呼吸神經元失調,會出現憋氣或過度換氣,像陳姓女童每天至少停止呼吸一次,甚至一天發生10多次,每次約30秒至一分鐘,雙眼張開、呆若木雞,經母親不斷揉背刺激,才逐漸恢復呼吸,還一度做睡眠腦波檢查時,臉色變黑,沒有呼吸,經急救給氧才救回一命。

院方去年成立南台灣第一個雷特氏症候群聯合門診,洪碧蓮聽見許多病童母親的心聲:「這輩子唯一心願是孩子叫聲媽媽,想知道孩子在想什麼?不希望孩子哭鬧時,只能陪著掉眼淚…」,因此她爭取衛福部兒科重難症醫療照護獎勵,但因雷特氏症無法根治,除了藥物治療併發症外,希望能透過音樂治療雷特氏症,因此成立了全台第一個雷特氏症音樂治療場所。

洪碧蓮說,課程由國內知名兒童音樂治療師張乃文改編兒歌「小星星」等歌曲,讓病童在家長的引導下,搭配拍手等肢體動作,學習與母親互動,增強溝通能力。

洪碧蓮指出,國外有雷特氏症音樂治療的臨床研究,但國際發表的學術論文不多,衛福部對罕見疾病醫療很重視,未來這些音樂治療病患的數據,將運用在學術論文上,可望成為台灣首部音樂治療雷特氏症的學術研究著作,深具意義。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