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老人家記性變差 正常? 失智?

2013/06/14 06:00

▲失智症好比是腦部有某一部分記憶被用橡皮擦擦掉,而呈現空白狀態;圖為情境照。(袁瑋提供)

文/袁瑋

82歲的「智子婆婆(化名)」說自己只是年紀大,記憶力自然不好,兒子也幫腔,怪太太老是大驚小怪,說媽媽記以前的事比誰都清楚,還說:「老人不都是這樣?」

但智子婆婆的媳婦苦笑說,最近婆婆個性變得多疑,老把存摺藏到找不到」、「說過明天要看醫生,卻問了不下十次」、「最近都不出門、出去看起來很緊張」、「以前很愛乾淨,現在房間很亂,洗澡不如以前勤勞」這也是許多人的疑問:「這是正常?還是失智?」

失智症初期難判斷 家人多觀察

失智症初期很難看出來,最早出現的症狀是原本熟悉事物卻做不好,如家庭主婦擅長煮的菜,味道變難吃了;會計師連簡單的提款金額都弄錯,或經常忘了繳水電費;準備好的飯菜卻原封不動;洗澡好像洗不乾淨,還是有味道。

發現失智症的困難是因為患者這些能力的改變很細微,通常要同住且瞭解他日常生活的人才會注意到,許多患者會掩藏自己狀況,有些老人家以前會搭公車、捷運「趴趴走」,失智後就都搭計程車或不出門,卻說關節痛走不動或太冷。

若有甲狀腺問題、貧血、憂鬱症等,要先治療這些可能逆轉失智的狀況。其他治療則是多管齊下,分藥物與非藥物部分。

◎藥物部分

●減緩認知功能退化:膽鹼酶抑制劑或NMDA拮抗劑。不過,藥費昂貴,健保對這兩類藥物給付有嚴格規定,阿茲海默症才給付。

●情緒穩定:許多失智患者合併有憂鬱、焦慮、失眠等狀況,服用抗憂鬱劑可改善。

●治療妄想、幻視幻聽:有些患者早期就出現妄想(覺得東西被偷或老伴紅杏出牆),甚至看到人或小動物影子,造成焦慮不安甚至激動的狀況,可用精神安定劑治療。

◎非藥物部分

日間照顧中心提供音樂、懷舊、寵物、運動和芳香按摩治療及促進人際互動活動,增加患者對外在興趣,情緒也會穩定許多,專業人員知道如何與患者互動,而將秘訣教給家屬。

智子婆婆經檢查診斷為失智,為她申請失智症藥物,轉介至日間照顧中心。

剛開始她有些抗拒,覺得有些人看起來比她嚴重多了,兒子開始時,每天陪她走到中心認識環境,漸漸和一些也喜歡唱日文歌的同學熟絡了起來。

老年人口增加,失智症比率也大幅上升,及早診斷及早治療,患者才能擁有高品質生活,家屬也較放心。

(作者為振興醫院身心內科主治醫師)

健康小叮嚀:失智症與正常老化的區別

◎近期或遠期記憶

●正常老化:忘記很久以前的事情或對話。

●失智症:剛說完剛發生的事情就忘了,甚至不斷重複問相同的事,嚴重者可能連吃過飯都忘了。

◎是否可回想?

●正常老化:通常等一下或提示一下就想起來。

●失智症:即使提示也想不起來。

◎認人

●正常老化:想不起來許久未見的人名。

●失智症:錯認同住親人,如把兒子認成爸爸,孫女認成女兒。

◎忘記事情或說不出詞語頻率

●正常老化:偶爾發生。

●失智症:經常發生。

◎主觀性

●正常老化:自己比較擔心記憶不好,別人倒沒注意到。

●失智症:家人比較注意到他的記憶退化,自己卻覺得還好。

◎影響日常生活獨立

●正常老化:不影響生活。

●失智症:獨立生活能力可能有困難。

◎方向感

●正常老化:在不熟悉地方需要想一下才知道怎麼走。

●失智症:在自己熟悉地方迷路。

◎其他障礙

●正常老化:不明顯。

●失智症:逐漸影響方向感、判斷力、語言表達、個性、計算能力、問題解決能力。

◎人際互動

●正常老化:與之前無太大差異。

●失智症:可能退縮不出門或出現不適切的言語行為。

(文:袁瑋)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