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搜尋

全球首創!「手部衛生監測系統」省人力

2025/07/15 05:30

▲部桃副院長鄭舒倖(左)和國衛院醫奈副所長廖倫德(右2),說明共同開發的「手部衛生行為監測系統」。(記者林志怡攝)

▲部桃副院長鄭舒倖(左)和國衛院醫奈副所長廖倫德(右2),說明共同開發的「手部衛生行為監測系統」。(記者林志怡攝)

記者林志怡/台北報導

醫療照護相關感染是患者住院期間最常見的風險之一,其中20-70%可預防,多數又與手部衛生習慣不良有關。為強化醫療場域的手部清潔,國衛院與部立桃園醫院攜手打造全球首個未使用攝影監控、完全去識別化的24小時監測系統,可監測醫療團隊的洗手遵從率,並自動分析數據,作為團隊衛教、檢討之用,也節省以往所需的監督人力。

國衛院、部桃合作開發

部立桃園醫院副院長鄭舒倖指出,洗手遵從率分為「正確執行」與「時機正確」2個部分,過去透過人力監督的方式,正確執行率可達90%以上,時機正確則在85%左右,但這類監督無法24小時執行,受監視人員也會因為有人監督而改變行為模式,洗手遵從率有被高估的風險。

鄭舒倖說,部立桃園醫院2021年1月成為首個發生新冠院內感染的醫院,並因此封院42天處理院內感染問題,後尋求國衛院幫助,希望開發能夠幫助管理者確認同仁是否落實洗手、流程有無優化空間的監測系統,並在同仁未落實洗手時及時提醒,讓醫療處置時少些疏漏,增加醫病彼此安全。

偵測準確率可達到72%

國衛院醫療工程與奈米醫學研究所副所長廖倫德表示,國衛院與部桃的合作開發「手部衛生行為監測系統」,透過藍牙進行人員定位,並以壓力感測器監控乾洗手、超音波感測器量測濕洗手時間,確認醫護人員進入病房後、離開病房前是否確實執行手部清潔,且若醫護人員濕洗手未達40秒,會即時在洗手台前亮起紅色警示燈。

廖倫德指出,部立桃園醫院加護病房(ICU)於去年臨床驗證這套系統,對洗手行為的偵測準確率可達到72%,而監測期間部桃ICU醫護人員的洗手正確執行率約落在70%至80%。對此,鄭舒倖也認為,這套系統可能反應臨床真實的洗手遵從率情況;相關研究已於2024年12月國際期刊「Global Challenges」刊出。

▲廖倫德表示,「手部衛生行為監測系統」對洗手行為的偵測準確率可達到72%。(記者林志怡攝)

▲廖倫德表示,「手部衛生行為監測系統」對洗手行為的偵測準確率可達到72%。(記者林志怡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加入自由健康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