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選單 搜尋

健康網》梅毒流行中?醫:少女感染個案增53倍!認識梅毒

2025/04/26 21:20

近期有醫師提到梅毒感染個案比10年前增加53倍;衛福部統計也提到梅毒、淋病等性傳染病感染趨勢增加。(圖取自shutterstock)

近期有醫師提到梅毒感染個案比10年前增加53倍;衛福部統計也提到梅毒、淋病等性傳染病感染趨勢增加。(圖取自shutterstock)

相關新聞請見

健康網》10年暴增53倍 醫嘆:梅毒少女時代

健康網》18歲少女多重性病感染 不知曾染梅毒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從2020年開始,日本的性傳染病「梅毒」感染個案便有增加趨勢,於2024年中旬更一度達到高峰,感染者更以年輕男女為大宗;當時不少專家認為與網路交友盛行有關。實際上台灣也發生類似情景,有醫師稱在2024年我國少女感染梅毒之個案,比10年前暴增53倍。

衛福部疾管署統計,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2024年新增確診通報梅毒感染人數計9,738人、淋病7,605人,「不安全性行為」是主要感染原因;與2023年相比,整體梅毒下降2%、淋病下降8%。

泌尿科醫師顧芳瑜曾說明自己診治過1名少女,原本只是想治療私密處疱疹,沒想到進一步檢查後,發現她不僅感染多種性病,甚至過去曾得過梅毒,卻渾然不知。她的梅毒篩檢報告顯示TPPA(梅毒螺旋體抗體)為陽性,而RPR(快速血漿反應素試驗)為陰性,這讓她一度誤以為自己「現在感染了梅毒」。其實TPPA陽性代表她過去曾感染梅毒,而RPR陰性則顯示目前已無活躍感染,可能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自行痊癒。

衛福部疾管署表示,梅毒是全身性慢性傳染病,症狀很複雜,而且變異性很大,梅毒通常會在皮膚或黏膜破損處形成病灶,而且很快散播到全身,侵犯全身的器官及組織,但病患也可能完全沒有症狀。

早期梅毒在接觸處,會出現無痛性潰瘍與硬性下疳,傳染性極高,容易發生在男性陰莖任何部位,女性則是在陰道。早期梅毒如果沒有接受治療,經過數週後,硬性下疳也會自動癒合消失,但病情會越來越嚴重。會出現全身性症狀,包括頭痛、倦怠、噁心、發燒、體重減輕,或有肌肉及關節疼痛的現象。接下來會出現皮疹,常是全身皮膚隆起紅豆般大小的疹子,全身性淋巴腺腫也是常見症狀之一,腫大之淋巴腺像橡皮一樣硬,沒有痛覺,常見於鼠蹊、頸部、枕部、腋部及上髁部之淋巴腫。

接下來梅毒進入完全無臨床症狀的時期,可能幾個月甚至20年不等。在這段時期內,這類病人雖然並無臨床症狀,但體內仍然有梅毒螺旋菌存在,對身體組織器官仍有破壞性。常會影響到神經系統但症狀輕微不明顯,主要為頭痛、嘔吐及視乳頭水腫等。復發性皮疹及黏膜病灶可能會再度出現,造成復發性梅毒。

而「晚期梅毒」通常發生於感染後3到7年,通常傳染性較弱,主要症狀為「梅毒腫」,容易發生於皮膚、上表皮組織以及骨骼肌肉組織、「心臟血管性梅毒」其病變主要是主動脈炎、冠狀動脈入口狹窄、動脈瘤等,及「神經性梅毒」引起腦性、週邊神經性及腦脊髓性病變或導致全身癱瘓。

☆自由電子報關心您:若懷疑孩童遭受身體虐待、精神虐待或是性侵害、性騷擾,請撥打113專線,透過專業社工員接線服務,將可盡快救援在生命危機中的兒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加入自由健康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