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莉馨/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阿嬤常說大腿很痛,可是又沒有跌倒或撞到…」當長輩出現莫名疼痛,小心骨質疏鬆症找上門!彰化馬光中醫診所醫師林良鴻指出,骨鬆初期沒有症狀,可能僅有駝背、身高變矮、行動力變慢等些微外觀變化而不易察覺。然而,當骨質流失到一定程度時,便會開始出現疼痛,甚至只是輕微跌倒、一個用力的動作,如打噴嚏、咳嗽等,即會出現嚴重骨折,甚至失能、死亡。
年輕時多增加10%骨密度 延緩骨鬆13年
林良鴻表示,世界骨質疏鬆基金會指出,若能於年輕時多增加10%的骨密度,便能延緩骨鬆症達13年!而探究骨質疏鬆的原因,通常是骨(鈣)質的攝取不足及持續流失,因此,只要增加攝取並減少流失,就能有效延緩骨質疏鬆的發生。
如何增加鈣質並減少流失?
至於要如何補鈣?林良鴻表示,可多食用乳製品、豆製品、小魚乾、黑芝麻、堅果類等含鈣量高的食物。此外,也可多曬太陽,加強體內維生素D3的合成,促進腸胃道對鈣質的吸收,幫助骨鈣的合成。
而減少鈣質流失,他建議,除了要減少吸菸、避免酗酒及過度飲用咖啡等不良生活習慣,更要強化自身肌力及肌肉量,可多從事如抬腿、爬樓梯、舉重、深蹲等負重運動,並攝取優質蛋白,健康充足的肌肉能夠更有效地將鈣質鎖在骨頭之中,延緩骨頭的老化及骨質的流失。在訓練肌肉協調性的同時,更能有效預防跌倒、降低骨折的風險。
中醫對骨鬆的治療方式
林良鴻指出,以中醫五臟理論而言,脾主四肢肌肉、腎主骨,故骨質疏鬆是「脾虛、腎虛、血瘀」的綜合表現,因此在治療上,以「健脾補腎為主,活血化瘀為輔」為治療原則,須同時針對肌肉、骨骼及腸胃功能進行調理,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他表示,中藥方面,以加味四君子湯作為健脾首選,增進腸胃功能,幫助鈣質及蛋白質的吸收,養好周身的肌肉;以龜鹿二仙膠滋腎補骨,提供骨質合成最好的原料。
針灸方面,足三里穴健脾益氣、增進胃腸吸收;湧泉穴養腎補骨、促進骨骼的生長與修復;血海穴活血化瘀、促進肌肉的修復,緩解疼痛疲勞,幫助肌肉更有效地鎖住骨鈣。此外,也能透過傷科推拿手法,強化肌肉肌力的恢復,維持肌肉健康,減緩骨鈣的流失!
林良鴻提醒,骨質流失及胃腸功能的退化,將隨年齡增長越趨明顯,因此,預防骨鬆要從年輕時做起,盡早存好骨本,才能降低骨質疏鬆症發生的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