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力仁/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有些人選擇較偏激的方式減重,而營養攝取不均,影響健康。好日子診所醫師林思妤指出,減重過程中,因熱量攝取減少、不吃某些食物,無法攝取足量鐵質,造成缺鐵性貧血,出現疲勞、頭暈、心悸等問題。建議飲食應多元化、適量攝取紅肉、避免過度節食,必要時補充鐵劑。另外,用餐中或餐後2小時內攝取芭樂、奇異果、木瓜、小番茄等富含維生素C食物,促進非動物來源的鐵吸收。
缺鐵質影響紅血球形成、功能
缺鐵性貧血恐影響生活,林思妤在臉書專頁「好日子診所」發文說明,缺鐵性貧血是因為體內缺乏足夠的鐵元素,影響紅血球的形成和功能。而充足的鐵有助於正常紅血球的形成,是構成血紅素與肌紅素的重要成分,且有助於氧氣的輸送與利用,一旦缺乏可能導致疲勞、頭暈、心悸等症狀,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
減重和缺鐵性貧血間存在著密切關聯,林思妤表示,有些減重飲食計畫可能會讓熱量攝取減少,進而導致人體對鐵的需求難以滿足。此外,有些人在減重過程中,也可能排除某些食物類別,而無法攝取足夠的含鐵食物。
鈣、鐵間隔2小時 避免影響吸收
林思妤提及,為解決減重和缺鐵性貧血的雙重挑戰,適當的補鐵飲食計畫變得至關重要,因此提供5項有助於減重,同時能維持足夠鐵元素的建議:
●多元化飲食:內臟類(豬肝、鴨血、雞心)、豆類與其製品(黑豆、紅豆、豆腐、豆干)、魚類、海產類(文蛤、章魚、牡蠣)、堅果和蔬菜類(櫛瓜、紫菜、山芹菜、紅莧菜、白莧菜)等食物,確保獲取足夠的鐵元素和其他必要營養素。
●適量攝取紅肉:紅肉是鐵的良好來源之一,也是身體較好吸收鐵質的食物來源。但攝取過多紅肉,會吃下過多的飽和脂肪,提高膽固醇、肥胖或大腸癌的風險,因此應合理選擇瘦肉,降低飽和脂肪攝取。
●避免過度節食:嚴格節食可能使熱量、營養攝取不足,因此應適當熱量攝取,有助於維持正常的新陳代謝和身體機能。
●注意鐵的吸收:用餐中或餐後2小時內攝取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可促進非動物來源的鐵吸收。如在蔬菜沙拉中加入柑橘類水果,提高鐵的利用率;攝取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包含芭樂、奇異果、木瓜、小番茄。另外,在補充含鐵食物或鐵劑後,不要喝茶及咖啡,以免影響鐵質吸收;若需額外補充鈣質營養素,也建議間隔至少2小時,避免鐵和鈣結合,形成含鐵化合物,降低鐵、鈣吸收率。
●考慮補充鐵劑:確保飲食的情況下,若仍感到疲勞或其他缺鐵症狀,建議諮詢醫生,考慮補充鐵劑。
林思妤提醒,減重路上,健康是最重要的目標之一。然而有些人在減重過程中可能面臨到缺鐵性貧血的困擾,兩者間關係往往被忽略,應透過正確的飲食和營養補充,更好地平衡減重和身體健康間的關係,讓我們在追求理想體重的同時,不妨也關心一下身體內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