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頻道/綜合報導〕月經對女性來說是相當辛苦的過程,營養師提醒,經期前、中、後期,體內產生的變化會導致缺乏的營養素不太一樣,可針對需求補充營養。
新竹國泰醫院婦產科醫師張瑜芹在臉書粉絲專頁「美麗而剽悍婦產科女醫張瑜芹醫師」發文指出,月經前由於體內黃體素上升,導致消化能力受影響,出現便秘、消化不良、胃口變差等情況,應多吃粗澱粉、膳食纖維,像是五穀飯、地瓜、芋頭等,可幫助排便,也要多吃好蛋白質補充營養,魚肉富含Omega-3脂肪酸,能舒緩疼痛、減緩發炎。
月經期間是身體最不舒服的時候,肚子悶脹痛,容易沮喪、焦慮、緊繃,此時可以多補充鎂和鈣,鎂可以幫助身體放鬆、穩定心情,含鎂食物有香蕉、黑巧克力、紅豆湯、蚵仔麵線等;鈣能舒緩經期痙攣與疼痛,可以吃豆腐、蝦子、牛奶等來補充。
經期結束後,身體會比較虛,容易疲倦、氣色不好、水腫,鐵質可以幫助紅血球生成,迅速補充流失的血液,鴨血、豬血、蛤蠣、牛排、紅豆等食物都可以補充鐵,而維生素B群可以幫助精神清晰,B6、B12及葉酸也是造血重要材料,可以吃雞蛋、豆類、深綠色蔬菜、堅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