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萬于甄/台南報導〕全台進入警戒三級50多天,終於在12日開始微解封,但有部分民眾恐因原先用封閉的生活型態,換得的安全感開始消失,進而出現焦慮、恐慌等情緒,對此,奇美醫學中心精神醫學部部長林健禾建議,有計劃逐步調整心態,重新適應,才能紓解「防疫焦慮」。
林健禾提到,恐慌與期待是解封氣氛下會出現的心理矛盾,一方面期待實現正常生活,另一方面又憂心存有病毒散播在空氣中,外面會不安全的恐慌,但每個人的表現不一樣,而差異就取決於個人的心理特質以及疫情對個人的影響。
他表示,當發現自己的心境跟別人不一樣時,首先要注意的是不要陷入誰對誰錯的問題,因每個人在警戒三級期間所遭遇的狀況不同,而解封後,每個人對於安全跟期待也不一樣,所以,給自己跟周邊的人,允許依據自己的步驟走出封鎖,保有自己調整改變的時間。
林健禾說,對於已受到病毒驚嚇的大腦,面對新正常生活的改變,需要有計劃的逐步調整,並重新適應已經有一段時間沒有做的事情,別急著把想要做的事情一口氣全部開始,可先選擇變化比較小、已經習慣的小規模社交互動開始,將注意力集中在當下,勿糾結在假設性的想法。
林健禾強調,對於心理比較敏感的人來說,倘若這段期間焦慮、緊張大到超過自己能負荷的程度,產生身心症狀,不要自己一個人放在內心掙扎,應該及早就醫,透過醫師的協助把身心症狀解除,早日調整恢復新的正常生活;另外,在警戒尚未完全解封前,出門務必戴口罩、勤洗手並遵守防疫規定,切勿因微解封降低戒心,以致身陷染疫風險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