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楊媛婷/台北報導〕蛋白質攝取多少量才適當?國健署提供口訣,民眾不用帶測量器,用「手掌」就能掌握攝取量,國健署指出攝取蛋白質如豆魚蛋肉等食物最好都是一掌心的厚度和大小,就能滿足一餐的建議量。
蛋白質是構成人體肌肉、器官的原料,可以修補人體的身體組織,並且還會參與許多免疫、代謝相關酵素的作用;蛋白質來源都樣,蛋奶魚肉為國人蛋白質的主要來源,國健署指出黃豆、黑豆所製作的的豆製品,飽和脂肪酸含量低,也富含類大豆異黃酮,具有抗氧化活性;海鮮及魚是質軟、脂肪低、含有ω−3(Omega-3)脂肪酸,能減少身體的發炎反應;雞蛋含豐富的維生素A、B2、鐵、鋅等營養素,能促進皮膚及黏膜組織的增生及修復;而肉類中紅肉鐵質含量高,豬腰、豬肝等內臟類食物則富含鐵、維生素A及葉酸等,可適量補充。
國健署推出「我的餐盤」均衡飲食口訣:「每天早晚一杯奶、每餐水果拳頭大、菜比水果多一點、飯跟蔬菜一樣多、豆魚蛋肉一掌心、堅果種子一茶匙」掌握口訣的要領,六大類食物都會吃到,飲食也達到多樣化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