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甲狀腺癌 一年奪200命

2014/05/23 06:00

諶鴻遠醫師指出,要確實診斷甲狀腺腫瘤,除了觸診等理學檢查外,還需要進一步以影像醫學檢查確認。(記者洪素卿攝)

記者洪素卿/台北報導

一名老師30多歲時罹患甲狀腺腫瘤,切除病灶後,並未定期追蹤檢查,結果術後不到10年復發轉移到淋巴,切除淋巴腺後,還是疏於定期追蹤,再就醫時,癌細胞已轉移到脊椎,下半身癱瘓,甚至轉移腦部,最終不治。

三軍總醫院核子醫學部正子中心主任諶鴻遠表示,甲狀腺癌是常見的內分泌腫瘤,患者以20-40歲的年輕女性居多。近年甲狀腺癌發生率逐漸增高,過去一年不過1600-1700人罹患,近年一年新診斷人數甚至已經高達2500人。有人認為,可能與環境輻射污染相關,但也有人認為可能與飲食以及健檢提早發現疾病等相關。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患者認為「甲狀腺腫瘤沒有這麼致命」,因此忽略了完整的治療,以及定期追蹤的重要性。推估一年約有200人死於甲狀腺腫瘤。

諶鴻遠分析,門診中甲狀腺癌死亡案例,以罹癌5-10年卻未定期追蹤的患者為主。以他的門診病患來說,罹癌前3年,除了要接受完整治療外,一定要搭配密集追蹤。除了頸部超音波、放射線碘131掃描之外,另一個很重要的檢查就是檢測甲狀腺球蛋白,大約每半年就要做一次。要脫離甲狀腺癌的威脅,大約需要11年時間。

諶鴻遠表示,甲狀腺球蛋白檢測就是提高患者體內的甲狀腺促進素後,觀察甲狀腺球蛋白的反應。若甲狀腺球蛋白會因為甲促素增加而明顯變動,則患者的腫瘤可能還在蠢動,應該要持續追蹤。若是甲狀腺球蛋白不太會因甲促素增加而變動,那麼患者定期追蹤的期間可以拉長。

諶鴻遠指出,比較麻煩的是,要提高患者體內的甲促素,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停掉原本使用的甲狀腺素,等身體自然反應,另一種方法則是直接注射人工甲促素。前者的情況下,患者因為停用甲狀腺素後,可能出現發胖、倦怠、注意力不集中、反應變慢等問題,因此日常活動包括開車等可能要多留心;直接注射人工甲促素的方法雖然方便,但是健保並不給付,費用較高。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