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道logo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網》再睡5分鐘補眠精神好? 醫教「清醒5招」不貪睡

2025/06/20 06:32

醫師提醒,貪睡不是補眠,反而會破壞睡眠品質,讓睡眠碎片化;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醫師提醒,貪睡不是補眠,反而會破壞睡眠品質,讓睡眠碎片化;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早晨賴床按下手機貪睡鍵時,那「多賺」的幾分鐘,其實在默默犧牲我們的睡眠品質!台灣神經科臨床醫師暨腦科學博士鄭淳予表示,貪睡不是補眠,反而是讓睡眠碎片化(fragmented sleep),不利於精神,建議以後晚上早點睡、規律作息,早上時,只設1個鬧鐘,並把鬧鐘放遠一點,甚至能善用太陽光喚醒大腦,更能讓人清醒、精神好。

每天多賴床11分鐘=每月損失近1晚睡眠

鄭淳予在臉書專頁「鄭淳予醫師。腦神經科學博士」發文引述2025年5月發表於《Scientific Reports》的哈佛大型研究,分析21,000多名智慧手機使用者、超過300萬筆睡眠紀錄,發現,逾半(56%)受試者都有按下貪睡鍵的習慣,且愈晚睡、作息愈亂的人,愈愛貪睡,尤其是女性平均比男性更容易貪睡,可能與育兒、家務與工作多重負擔,普遍睡眠不足有關。

研究也顯示,貪睡者平均每天多賴床11分鐘,等於每月損失近一整晚的睡眠(6小時),重度者甚至1天貪睡約20分鐘。

貪睡不是補眠 只是讓睡眠碎片化

貪睡真的會讓人更有精神嗎?鄭淳予說,答案與事實恰好相反,那些「多睡5分鐘」的人,其實並沒有獲得高品質的休息。清晨時段正是「快速動眼期睡眠」(REM sleep)的高峰,這個階段對於大腦記憶、情緒調節都很重要,按下貪睡鍵的當下,以為自己多睡了一輪,但其實「短暫回籠」只是斷斷續續、品質低落的淺眠。每次被貪睡鬧鐘打斷,都會中斷原本的睡眠週期,讓睡眠變得零碎片段化。

醫師建議,早晨起床後,馬上打開燈或拉開窗簾,有助於清醒;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醫師建議,早晨起床後,馬上打開燈或拉開窗簾,有助於清醒;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鄭淳予進一步解釋,長期下來,不但無法真正消除疲勞,1次又1次被吵醒只會延長睡眠慣性(sleep inertia)帶來的昏沉感,讓人更難清醒,因此推薦5個真正能清醒起床的習慣:

​1. 只設定1個鬧鐘:請將鬧鐘設定在「最後必須起床」的時間,響了就堅定地直接起床。

​2. 晚上早點睡:戒掉睡眠拖延症,不是不需要多睡,而是沒給自己機會好好睡。

3. 鬧鐘放遠一點:遠離床頭,強迫自己下床關鬧鐘,自然就清醒一半了。​

4. 固定規律的睡眠作息:固定每天睡覺和起床時間,即使是假日也盡量一致,讓生理時鐘更穩定。

5. 善用太陽光喚醒大腦:早晨起床後,馬上打開燈或拉開窗簾。如早上一起床就打開窗簾,站到窗邊曬太陽、深呼吸,讓光線進來,身與心也跟著甦醒。

鄭淳予說,如果你最近早上特別渙散、難以清醒,不妨從不再貪睡開始練習。別再以為貪睡是照顧自己的方式,真正照顧自己的是1個夠長、夠安穩、不中斷的夜晚。當我們願意為自己準備一場高品質的睡眠,白天的精神與清晰,才會如實回報。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