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困難3倍! 緬甸婦跨海求醫 台大成功二度活體腎臟移植

2022/06/22 12:33

來自緬甸的72歲華僑李女士,術後康復後特別出席線上記者會,表達對台灣及台大醫院團隊的感謝。 (記者邱芷柔翻攝)

〔記者邱芷柔/台北報導〕來自緬甸的72歲華僑李女士,有糖尿病及高血壓病史,11年前接受第一次腎臟移植,前年6月因腎功能惡化再次開始血液透析,去年經醫師進行移植可行性分析後,今年5月20日由李女士的姪女跨海來台進行活體腎臟移植,台大醫院今(22日)召開線上記者會,分享這起疫情下高難度的活體二度腎臟移植手術,術後康復的李女士也特別出席,表達對台灣及台大醫院團隊的感謝。

台大醫院副院長賴逸儒指出,此次手術必須克服三大困難,第一是COVID-19疫情下,配合防疫政策與院內感控,對捐贈者、受贈者及醫護團隊都是相當大的挑戰;第二,是患者為二次腎臟移植,會誘發更強的免疫抗體反應,配對尋找適合捐贈者及後續照護的困難,第三是大部分腎臟是一條動脈、一條靜脈,而捐贈者腎臟有三條動脈,等於多了三倍的壓力。

台大醫院腎臟移植團隊由教授蔡孟昆帶領醫師楊卿堯、李志元、陳建嘉等進行腎臟移植手術。李志元說明,根據台大經驗,進行腎臟移植後有8成病人可以使用超過10年,有5成病人可以使用超過20年。腎臟移植後若藥物順從性不佳、舊病復發或出現糖尿病、高血壓及自體免疫疾病等,引起腎功能損壞而需進行血液透析時,就建議尋求二次移植的機會,腎臟移植後除了生活品質提升,國外數據也顯示,移植存活率比做血液透析高,可減少洗腎帶來的併發症。

醫師李志元說明,腎臟移植後若藥物順從性不佳、舊病復發或出現糖尿病、高血壓及自體免疫疾病等,導致腎臟損壞需進行血液透析情形,可能就得尋求二次移植的機會。 (記者邱芷柔翻攝)

不過第二次腎臟移植的難度加劇,李志元說,李女士體內存有廣泛的抗體會去攻擊人類組織配對抗原,要等到大愛器官捐贈十分困難,因此需進行活體腎臟移植,李女士的姪女跨海來台捐腎,但配對的結果顯示,李女士體內仍然有抗體會去攻擊姪女腎臟。

為克服抗體問題,台大團隊在移植手術前,先安排李女士接受兩週抗體移除透析治療,再經由檢驗醫學部交叉配對檢查,確認達到可以移植的條件,再透過跨科部的合作,使用藥物抑制B與T淋巴球,同時參考國際文獻,使用新策略用藥物抑制漿細胞,順利完成活體第二度腎臟移植手術。

李志元表示,移植手術分為取腎、移植兩部分,取腎手術主要以手輔助腹腔鏡取腎,由於捐贈者的腎臟動脈血管有三條,接合時間更長,因此手術時間約2.5小時完成,腎臟移植則需考量先前已動過手術,因此選擇從左側腹股溝處植入,手術時間將近4小時。

台大國際醫療中心執行長朱家瑜提到,活體器官捐贈在台灣有親等的限制,要找到合適的親屬來進行捐贈相當的困難,尤其緬甸情勢不穩,取得官方親屬證明費時,在緬甸當地的姪女願意跨海來台捐腎,但活體配對過程繁複,疫情下入境需要隔離、加上台緬間的航班不定時會停飛,姪女一度面臨簽證過期的問題,所幸在移植小組護理師與社工室奔走及外交部領事事務局協助下,讓捐贈手術順利完成。

賴逸儒表示,台大醫院在1968年執行台灣第一例、也是亞洲第一例的腎臟移植手術以來,持續在移植手術上不斷突破,此次的任務格外艱鉅,但也凸顯台大團隊、台灣醫療除了照顧國人也能協助國際急重症患者,實踐人道精神與國際社會責任。

台大醫院今(22日)召開線上記者會,分享這起疫情下高難度的活體二度腎臟移植手術。(記者邱芷柔翻攝)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