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2歲腦麻兒長期肢體不協調 台北醫院「輔以達治療」助改善

2021/10/26 14:37

廖芷芹說明,輔以達治療需要技巧性固定住肢體,按壓刺激點進行治療。(衛生福利部台北醫院提供)

〔記者周湘芸/新北報導〕2歲的小明出生就被診斷為腦性麻痺,有肢體張力異常的症狀,連翻身、坐穩等動作都很難達成,透過衛生福利部台北醫院輔以達治療,以按壓四肢軀幹刺激點,引發非自發性及重複性的反射性動作,現不僅能順利完成翻身,也能短暫用雙手撐地坐著,未來可望能更穩定地站立及行走。

衛生福利部台北醫院復健科物理治療師廖芷芹表示,小明年紀小,理解力與配合度較差,鼓勵他配合大人的指示進行大量且正確的練習動作,對於治療師與父母都是考驗,透過輔以達治療,可以趴姿、仰躺、側躺等不同姿勢,被按壓四肢軀幹刺激點,引發潛藏的非自發性及重複性的反射性動作,如雙腳交替踢腳等,藉此增加身體主動出力的程度,及誘發平常較少出現的主動動作模式。

廖芷芹指出,腦性麻痺通常發生在生產前後,孩子缺氧導致大腦損傷,使其肢體出現異常張力干擾動作發展,除了醫療介入之外,極早期的物理治療介入可協助孩子各項發展,3歲前是腦性麻痺兒童的黃金治療期,隨著年紀增長,動作發展會逐漸趨緩或到達平原期。

廖芷芹提醒,家長在寶寶時期就要留意孩子成長,若發現孩子習慣長時間停留在某個姿勢、手腳動作少、坐爬等發展落後同齡兒童、行動不協調時,應盡早至復健科或早期療育門診檢查,若診斷為發展遲緩,會轉介安排物理治療與其他相關評估。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