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科研機構投入篩檢遭阻 專家:擴大量能才能截斷傳播鏈

2021/05/30 13:19

生科領域專家呼籲蔡英文跟指揮中心應該盡速讓學術科研機構也趕快投入檢體檢測,且篩檢方式應從鼻咽採檢改為深喉唾液採檢,才能真正讓篩檢速度與量能提升。(資料照,亞大醫院提供)

〔記者楊媛婷/台北報導〕短短半月,本土確診人數逾6千人,感染科專家指社區潛在大量隱形感染者,應廣篩熱區民眾,但篩檢仍塞車,指揮中心昨稱通報數跟排除數落差是系統上傳問題;有專家直言,應效法國外,讓科研學術機構也投入篩檢,且為盡快找出潛在感染者,採檢方式建議從鼻咽採檢(戳鼻孔)改為深喉唾液(吐痰),篩檢速度才能提升,「希望總統蔡英文還有指揮中心在這危機時期,能做出正確決定。」

國內本土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嚴峻,即使全國已進入3級防疫警戒,但感染人數不見下降,且有往中南部擴散的跡象,高雄市立小港醫院感控室主任張科則指出,社區仍潛在許多未接受篩檢的隱形患者,建議雙北熱區應全面讓民眾接受快篩,其他縣市也應趕快設立快篩站,趕快找出潛在患者才能有效截斷社區的傳播鏈,也就是說擴大篩檢量能為當務之急。

指揮中心表示,現指定檢驗機構有145家、檢驗量能若全開,一日可驗5萬1744件,但國內篩檢通報數跟排除數截至昨天仍有4萬多件的落差,許多科研機構都願意投入協助篩檢,但卻遭醫檢師團體反彈,甚至今日還發文指若讓科研機構操作會造成防疫破口。

有國內生科領域專家指出,歐美去年一年疫情嚴重,很多企業、大學、實驗室為持續營運,每周固定2次或3次對員工或學生篩檢,檢測的樣本除送民間公司外,如普林斯頓大學、哈佛、麻省理工直接使用校內實驗室,依循該國頒布指引,由會操作儀器的技師和研究人員來做檢測,因此結果產出極快,且費用也大幅降低。

該專家表示,只要實驗室在P2等級都可操作,國內科研學術單位如中研院、國衛院、台大、農委會旗下科研機構等都具有許多高通量(384-well)儀器、人員和實驗室,該專家說,上週擁有國內最精良設備的學術龍頭中研院人力、物力都盤點好準備投入,但卻因多種原因未被指揮中心接受。

有另名生科領域專家表示,台灣現在自費篩檢費用高昂,落在5千到7千元不等,他說可理解這塊市場很大,但台灣目前疫情非常嚴重,很多擁有實驗室跟qPCR儀器的學術單位與政府機構都想投入共赴國難,且這些學術機構的實驗室人員平常也都深諳病毒RNA或DNA的PCR測試步驟,只要政府願意制定指引,就可讓大量人員一起投入擴大篩檢量能。

該專家也指出,目前國內現階段採檢仍採用鼻咽採檢,但早有許多學術論文已證明深喉唾液(吐痰)病毒量並不會少於鼻咽採檢,「現在國內設置篩檢站,至少要編制15個人,很多人排隊等著挖鼻孔也是另種群聚風險,國外深喉唾液採檢是到定點取篩劑後、吐痰、投擲到定點,會有專人定時回收,甚至可不用配置固定人力在採檢站。」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