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頻道/綜合報導〕明明才吃飽沒多久,肚子卻又開始餓,想找東西吃。醫師表示,這都是大腦被所謂的「假空腹感」欺騙在作祟,事實上已經吃飽,同時分析這種假象空腹感的產生,除了攝取過多高升糖食物,還有其他4種主因,提醒民眾調整飲食習慣、適時排解壓力,便能達到身心健康及預防過度進食。
好日子診所醫師李文祺在臉書粉專「好日子診所」發文分享,當民眾享用美食佳餚,攝取高升糖食物後,血糖會快速上升,促使胰臟分泌胰島素,因而造成胰島素過高產生低血糖;此時大腦的飢餓中樞會發出訊號刺激食慾,進而產生想吃東西的感覺,讓血糖恢復以維護身體正常運作。
假象空腹感的產生除了攝取過多的高升糖食物外,李文祺提到,還有幾個主因:
自主神經失衡
正常情況下,當自己吃飽後,會刺激副交感神經,此時會有吃飽的指令回饋到大腦,使自己不會過度進食;一旦自主神經失衡,即使已攝取大量食物,當交感神經興奮度大於副交感神經,大腦無法接收到吃飽的訊息,會使自己大吃特吃,進而產生暴食情形。
壓力過大
家庭、經濟、工作、感情等壓力過盛會讓大腦讓產生類生長激素,它會造成假象空腹感,進而使自己過度飲食。
睡眠不足
日夜顛倒、長期熬夜等睡眠不足會造成自主神經失衡,導致荷爾蒙失調,使自己較容易感受到空腹感,進而攝取過多高升糖、高卡路里食物。
口渴
一般來說,當體內非常缺乏能量如一整天未正常進食或水分時,飢餓會驅使自己找食物吃、口渴會讓自己找水喝;在平常時,當攝取較少水分,往往會把身體缺水的信號錯誤解讀成飢餓,反而多吃了許多餅乾或零食。下次當進食過後,依然感覺到飢餓,可以先試著喝一杯水,或許就能解除飢餓感且不會攝取過多不必要的熱量。
李文祺也提醒民眾,保持良好生活作息、搭配正確飲食觀念及適當運動,才是健康減重不二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