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頻道/綜合報導〕現代人生活忙碌,因此常容易外食、生活作息不固定。醫師提醒,若是營養不均衡,就有可能造成腸胃不好、消化系統出問題以及其他疾病,並分享守護腸道健康的4個方法,供民眾參考。
長春藤預防醫學健康管理醫師林凱信在臉書粉專「長春藤預防醫學健康管理 ICare Health Institute」分享,腸道除了是消化器官,也是免疫系統的最前線,因為人體有70%免疫細胞在腸道,所以擁有健康、穩定的腸道菌相,可以防止病原體從腸道伺機侵入體內。
林凱信指出,腸道菌相是人體中最複雜的菌相,有很多的疾病都與腸道菌相失衡有關連,包含癌症、免疫疾病、心血管疾病,甚至是最常見的高血壓,也和腸道的健康密切相關。以下4個方法能夠讓腸道菌相回復到平衡狀態:
攝取發酵食物
發酵食物裡含有高量酵素,能夠促進腸胃道蠕動能力,幫助食物消化。民眾可選擇泡菜、優格、酸菜。
補充健康脂肪
對付腸胃問題,攝取優質的脂肪是很重要的,可以幫助消化液分泌、提高消化能力。民眾可選擇富含Omega-3脂肪酸的堅果、鮭魚、奇亞籽。
充足的膳食纖維
想維持平衡的腸道菌相,就要吃夠膳食纖維。而纖維又分為可溶性和不可溶性,前者可幫助排便,增加好菌,後者能增加糞便體積,促進腸胃蠕動。可溶性纖維食物有愛玉、南瓜,不可溶纖維食物有小黃瓜、海藻類、花椰菜。
降低「鈉」攝取量
納會引起高血壓的問題,也可能會減少腸道中的好菌的數量,因此平日多留心鈉的攝取量,絕對是有利無弊。吃火鍋、泡麵的時候少喝湯,並且減少使用胡椒鹽、味精等調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