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台北市議員鍾沛君今在臉書PO文表示,肺腺癌接連帶走她的媽媽和阿姨,而她先前的健檢,也發現右肺異常增生變化,今日接受手術。國健署已預計今年年中將提供一等親曾罹患肺癌者、老菸槍接受低劑量電腦斷層肺癌篩檢(LDCT)相關補助。
根據國健署日前公布的2018年癌症發生資料,肺癌標準化發生率位居第2位,但死亡率卻是第1位,且以肺腺癌為多,肺腺癌屬於肺癌的一種,屬於非小細胞癌。男性肺癌患者中有4890人為肺腺癌,佔58%;女性則多達6098人是肺腺癌,佔88.11%。
篩檢:
低劑量電腦斷層掃瞄(LDCT)是胸部電腦斷層檢查的一種,做為肺癌篩檢工具確實有機會早期發現肺癌,特別是用於偵測小於一公分的肺部結節,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同時,根據結節的大小和CT影像的型態特徵,評估良性和惡性的可能性,提供後續臨床處置建議。
危險因子:
國健署指出,造成肺癌的原因很多,包括:菸害、空氣污染、職場(如石綿、砷)或居家環境暴露(如氡氣)、肺癌家族病史、肺部相關疾病史(如結核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病史)、煮食未使用抽油煙機等。
1、菸害:依世界衛生組織(WHO)資料顯示,「吸菸」是影響肺癌最大的危險因子,約占70-80%,且研究證實二手菸暴露亦會增加肺癌的風險,得到肺癌的機會比一般民眾高出20%-30%。近年來更發現三手菸對於人體的傷害也不容忽視,在家中或是室內吸菸,會造成有毒物質在環境中殘留,這些物質(主要是焦油)會存在於環境中各種物體表面,一樣會危害健康。
2、空污:室外空氣污染的影響已有國際實證對人類具致癌性,其主要組成成分「懸浮微粒(PM)」也被個別評估一併列為第一級致癌物,長期暴露在室外空污將增加肺癌的風險。懸浮微粒來源包括自然界(如火山爆發、地殼岩石崩解)及人類行為產出(如石化燃料及工業排放、移動源廢氣等燃燒行為)二種。
3、重金屬或化學暴露:長期暴露在某些重金屬物質(如鉻、鎘、砷等)、柴油引擎廢氣或石綿環境下工作的族群,有較高罹患肺癌的危險性。另外某些建築特殊石材有少部份具輻射及氡氣放射氣體,吸入氡氣量過高亦增加肺癌的風險。
4、肺部相關病史:如曾患有氣喘、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結核等肺部疾病病史者,會使罹患肺癌的風險增加。
5、肺癌家族病史:研究發現,肺癌的發生與家族傾向有潛在關係,即肺癌病患的父母、子女、兄弟姊妹,得肺癌的風險比沒有家族史的高,可能與遺傳因素或是暴露在相同致癌環境中(如二手菸、氡氣)有關。
6、炒菜油煙:國人烹調習慣不同於歐美等國家,因長期暴露烹飪油煙對於人體具有潛在的健康風險。依據過去針對台灣非吸菸女性族群罹患肺癌之研究指出,煮食時未使用抽油煙機之女性,其罹肺癌風險較有使用者風險高8.3倍。
早期警訊:
常見的肺癌症狀包括:
1、持續咳嗽且未見好轉
2、咳痰帶有血絲或咳血
3、呼吸急促、呼吸出現喘鳴聲
4、持續胸痛且有惡化情形
5、聲音沙啞
6、骨關節疼痛
7、無預警的體重下降、食慾不振
治療方式:
肺癌治療方式複雜且日新月異,包括手術、化學治療、放射線治療、標靶治療及免疫治療等,而不同的分期與其治療上差異甚大。
1、手術治療:手術切除病灶,一般是早期肺癌病患之首選治療方式。
2、化學治療:使用特殊藥物抑制癌細胞生長,使其皺縮,甚至殺死癌細胞,但也會影響正在生長的正常細胞。
3、放射線治療:透過高能量放射線治療肺癌病灶,對於輻射照野內的所有細胞都有殺傷力,但是癌細胞較易被放射線殺死,正常細胞對放射線的耐受性較強,且較易修復。
4、標靶治療:針對特定基因突變所發展的藥物,EGFR及ALK突變基因的藥品已納入健保給付,其中針對EGFR的有gefitinib(艾瑞莎)、erlotinib(得舒緩)及afatinib(妥復克)等3項標靶藥物,ALK則有crizotinib(截剋瘤)、ceritinib(立克癌)及alectinib(安立適)。
5、免疫治療:癌細胞會抑制免疫細胞調控,造成癌細胞過度增長,免疫療法為使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重新喚起免疫系統攻擊癌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