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蔡淑媛/台中報導〕弘道老人基金會發現長輩變成「宅老人」有3大原因,包含身體功能退化、心理自卑及環境空間不友善,可能引發「肌少症」,因此今天發表最新長者健康促進計畫結果,七縣市、共1332名老人參加4個月團體式的體適能運動班後,身體年齡平均竟降了1.7歲。
彰化76歲林梁茉莉阿嬤,獨自在家照顧因傷失智的兒子,參加三汴社區據點推動的體適能運動班,參與長者健促課程,在老師、據點長輩協助下漸入佳境,筋骨變靈活了,下肢肌力也變好了,身體整體狀況明顯進步。她說,以前經常胸痛,現在改善了,走路較不喘,晚上也好睡,心情好很多,每次在據點開門前總是第一個到、有「第一名」的稱號。
台灣每5位就有1位長輩面臨「肌少症」
弘道基金會指出,平常少出門的「宅老人」身心退化的速度,是一般老人的2至4倍,弘道從關懷獨居弱勢長輩過程發現,長輩變成宅老人的原因有身體功能退化,不方便出門,以及沒自信與擔心造成他人困擾而心理自卑,還有害怕出門跌倒與不知道可以去哪裡,結果就是降低出門意願,。
根據衛福部去年的研究調查,台灣65歲以上的長輩,每5位就有1位面臨「肌少症」的問題,這是一種漸進性的肌肉質量減少及肌肉功能降低,是造成老年人日常生活功能受損、跌倒,甚至是老年失能或死亡率上升的兇手。
因應肌少症帶來的退化危機,弘道與7-ELEVEN共同推動的「一塊作伴,化解宅老人危機」服務計畫,啟動「長者健康促進」鼓勵能步行外出長者參與社區據點的團體式體適能運動班,而較無法外出的長者則導入居家式趣味運動,藉由持續4個月規律且適合長輩的運動方式,幫助長者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減緩肌少症威脅,維持長者身體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