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輻射與罹癌並非劃等號

2011/05/01 06:00

文/巫秉瑋

由於福島核能電廠發生事故,因此不少台灣民眾都會擔心日本的輻射落塵是否飄來台灣?其實從事輻射相關工作人員都知道:輻射生存在我們的四周,它和陽光、空氣、水同時存在;平均而言,台灣地區每人每年所受到的天然輻射劑量約為2毫西弗,較全球的平均值稍低(美國一年約為3毫西弗)。

一般而言,天然輻射的強度和所處地區的緯度、地形的高低有關,高緯度地區因磁場影響,宇宙射線較低緯度地區強;而地形方面,一般地區每上升1500公尺,輻射劑量約增加一倍,所以台灣阿里山的宇宙射線強度約為海平面的2.5倍。

但有些地區受地形、地勢與所屬地質的影響,造成偏高的輻射劑量,例如台灣北投地區的地熱谷,溫泉水中含較多的放射性核種,所以該地區的地表輻射劑量是台灣一般地區的5到6倍;而世界上有許多地區其天然輻射也很強,例如巴西喀拉哈利年劑量約10毫西弗,在印度喀拉拉地區年劑量更高達20毫西弗。雖然這些地區天然輻射較強,但所在地區居民的健康和一般人無異,如美國科羅拉多州天然輻射年劑量較其他州平均高3倍以上,然而其癌症死亡率平均較其他州低15%。

其實致癌的原因非常複雜,包括個人的飲食、生活習慣與遺傳因素等,輻射線只是其中之一。

根據研究顯示,即使是長期暴露在輻射線下的相關工作人員,他們罹癌的機率並沒有比一般人顯著增加。唯有保持正確的生活習慣,多吃蔬菜、水果,維持適當的體重,不吸菸,才是防癌的根本道理。

(作者為嘉義基督教醫院醫事放射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