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疫情隔離少互動 幼兒社交發展遲緩

2022/12/08 05:30

有發展遲緩傾向的兒童接受職能治療師訓練治療情形。(成大醫院提供)

記者王俊忠/台南報導

3歲半的王小妹念幼兒園小班,在學校幾乎和他人零互動、不會講話。老師建議媽媽帶到醫院尋求專業協助;女童的媽媽帶她到醫院小兒神經科診斷疑似有社交發展遲緩,經職能治療介入後,才有好轉。

上學焦慮不講話 職能治療介入改善

成大醫院復健部職能治療師楊琇晴指出,經過晤談、情境觀察、動作、感覺處理能力的評估,了解到因為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女童與媽媽從2020年幾乎都待在家,鮮少去公園、遊樂場活動,造成王小妹極少在自然情境下跑跳,前庭覺(感知頭部位置並保持身體平衡)、本體覺(感知肢體位置與動作情形)的刺激不足,使得女童在家會出現一些跑跑跳跳、感覺尋求的動作,再加上除了家人以外的人群互動機會很少,造成社交技巧不足、甚至有焦慮傾向。

楊琇晴表示,為改善王小妹感覺尋求的問題,針對前庭、本體覺設計合適的遊戲活動,如盪鞦韆、跑跳、滑車等有趣活動;同時請媽媽為她安排遊戲環境的多元化,如公園溜滑梯、與親戚小孩一起玩、購物幫媽媽結帳等,給予各式各樣的感覺輸入、增加家人以外的互動機會。

此外,也設計社交故事告訴王小妹與人打招呼的方式,當她與他人有互動行為,如微笑、眼神注視、揮手、點頭搖頭等,即予讚美、肯定正向支持,並進行循序式互動需求課程,安排須口語表達的關卡、誘發口語互動。最後加入同儕團體治療,逐漸提升王小妹的社交技巧。學校老師說,之後王小妹可主動與一些小朋友互動、講話,低頭不語變得少見,進步很多。

據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布朗大學研究指出,在疫情期間出生與成長的0-3歲兒童,較疫情前出生的兒童相比,粗大、精細動作、社交、認知、語言發展,都有表現較差的趨勢;即使是沒有感染COVID-19病毒的兒童,各項發展還是可能受到大環境的影響。

職能治療師楊琇晴表示,美國研究指出,疫情期間出生的兒童身心發展比疫情前出生者表現有較差的趨勢。(記者王俊忠攝)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