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6公分腦瘤壓迫 9旬嬤突半癱

2022/06/25 05:30

圖1:手術前的腦部核磁共振,右腦一顆直徑約6公分的腦瘤,左圖為垂直切面,右圖為水平切面。(照片提供/張凱勝)

文/張凱勝

90歲的阿嬤有一天晚上,突然左手、左腳不聽使喚,無法活動;送醫治療後,竟發現右腦有一顆直徑6公分的腫瘤(圖1),由神經外科進行腦瘤切除手術,術後兩個月已恢復到鄰居家串門子的日常生活。

腫瘤這麼大,難道平時阿嬤都沒有不舒服症狀嗎?阿嬤說,其實近半年,時常出現頭痛不適,但本來行動自如的她,並不以為意,直到左手、左腳突然不能動,家人才驚覺「代誌大條」。

良性腦膜瘤 手術切除復原良好

經腦部核磁共振檢查,右腦這顆如雞蛋大的腫瘤,因壓迫腦神經,導致阿嬤的症狀加劇半癱,所幸進行腦瘤切除手術,病理化驗結果確定是良性的腦膜瘤,且術後恢復良好,左側的肢體漸漸恢復,術後2個多月左右就能像從前一樣自行走路,到街坊鄰居家抬槓、串門子;術後4個月再次做腦部核磁共振追蹤,也顯示腦部腫瘤完全移除(圖2)。

腦膜瘤屬於腦部良性腫瘤,像阿嬤一樣產生症狀的其實不多,大部分沒有任何症狀,有不少比例是健康檢查無意中發現,一旦有症狀通常代表腫塊已經大到形成壓迫,必須開刀移除。而一旦腦神經壓迫過久,會產生不可逆轉的情況,嚴重時甚至會昏迷、死亡。

多數的腦瘤的確都不是什麼好東西,分為腦部原發性與轉移性的腫瘤,原發性腫瘤也分良性與惡性。

而由其他癌症(像肺癌、乳癌)轉移腦部,其實比原發性的腦瘤機會更高,然而發現腦部轉移時身體狀況通常相對虛弱且已是末期了,神經外科醫師會依據患者的平均餘命、原發腫瘤的型態等,去評估是否能執行手術,手術目的不僅是為了延長病患壽命,更要能顧及到手術後的生活品質。

目前對於腦瘤的治療方式大部分還是以手術為主,對於一些深部的腦瘤可在腦部切片確認其型態後,可利用立體定位放射手術去治療(例如:加馬刀、X光刀、電腦刀等),由放射腫瘤科或神經外科醫師去執行;而化療藥物對有些特定腦瘤(像是淋巴癌轉移),在臨床上是有不錯的效果。

只不過對於惡性膠質性腦瘤,到目前為止還未達到令多數人滿意的治療方式,所以近幾年來免疫、標靶療法仍舊持續在尋求突破與研究中。

(作者為鹿港基督教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

圖2:經過手術移除腦瘤,原先產生壓迫的腦部已經全恢復正常,也沒有殘存的腫瘤。(照片提供/張凱勝)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