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網》總被孩子無視? 專家:恐是他心情上辦不到

2022/12/26 18:00

專家表示,碰到「被孩子無視」這種情況時,要先釐清是聽不懂、聽不到,還是其實是一種逃避;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文/黃百善

身為家長,常會遇到孩子「好像沒聽到」或者「無視我們說的話」這樣的現象。有些孩子甚至會繞過我們,好像我們不存在;有些孩子則會迴避眼神,好像看不到。這種無視與迴避的感覺很差,很容易讓人生氣或者嘆氣。生氣的人會把這樣的行為解讀成挑釁;而嘆氣的人則是已經放棄。

碰到這種情況時,要先釐清是什麼原因造成,是真的聽不懂、聽不到,還是其實是一種逃避?如果是前者,那就跟注意力或認知能力有關,你說的話並沒有進入他的耳朵、他的腦中,這時候就要改變說話內容,降低難度(例如只用單字),或者先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再開始對話。臨床上更常看到的是逃避,如同爸媽原本預期的,只是不想而不是能力上辦不到,但仍可能忽略了孩子可能是「心情上辦不到」。

逃避因應(avoidance coping)是一種問題解決的方式,通常在於判斷自己能力沒辦法應付的時候,就用這種方式避開困難。這件反應其實沒有錯,因為先逃開來確保安全本來就是生物的本能。但是如果連簡單的事情都用這種方式面對,甚至是不管什麼都用這種方法面對,那就會出問題了。孩子會怕東怕西,逃避的事情越來越多,逃避的方法也越來越五花八門。

我們能做的,是讓孩子感覺到不需要逃避。如果在確認孩子注意力沒問題之後,剩下的就是心情的問題,此時可以鼓勵孩子說出很簡單的答案,或者我們自己示範一個很隨便的答案,讓孩子覺得「這樣就可以喔?那我好像也可以。」

先求有,再求好。讓孩子不要養成逃避的習慣,首要是讓他安心,讓他覺得自己做得到。讓孩子想看著你,其實就是給他能量,給他不會失敗的經驗。當你做到這件事情,孩子反而會主動靠近你,想要獲得更多成就感,甚至時時追尋你的身影。

(作者為永和復康醫院臨床心理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