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網》夏日泡菜好開胃 食藥署:食用前注意氣味及外觀

2022/07/13 11:05

食藥署提醒,食用醃漬食物容易攝取過多的鹽或糖,高血壓、糖尿病等患者需要多注意。(圖取自freepik)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炎炎夏日,酸辣的泡菜好開胃,食藥署在臉書粉專「食用玩家-食藥署」分享醃漬的種類,並提醒要注意製作過程的清潔與鹽漬時長,食用時要注意氣味及外觀,有無怪味或顏色異常,以避免食物中毒。

食藥署表示,泡菜指的是經過鹽、糖、醋等調味,與乳酸菌等發酵過的蔬菜,可以長時間存放,因為經過調味與發酵,所以有著特殊的風味,任何纖維豐富的蔬菜或水果,如高麗菜、小黃瓜、洋蔥、大白菜、白蘿蔔、冬瓜等,都可以被製成泡菜。

食藥署解釋,「醃漬」是在沒有冰箱可以保存食物的年代,為了使食物不要腐敗而發展出來的料理方式,可以分為「酸醃漬法」、「糖醃漬法」與「鹽醃漬法」3種,而泡菜因為使用乳酸菌來發酵,因此屬於酸醃漬法。

小心亞硝酸鹽與食物中毒

食藥署提醒,若製作的蔬菜不新鮮,蔬菜中的硝酸鹽會轉變成亞硝酸鹽,在胃部酸性的環境中,有產生致癌物亞硝胺類的風險。但亞硝酸鹽的含量與鹽的濃度、溫度、醃漬時間等因素相關,例如酸醃漬法所使用的乳酸菌、醋酸;糖醃漬法使用的糖,就不會增加亞硝酸鹽含量,因此泡菜、酸菜或蜜餞的亞硝酸鹽含量,相較於鹽醃漬法來得低;且隨著時間的變化,亞硝酸鹽的含量會達到高峰後,再逐漸降低,因此只要掌握好食用時間就不需過度擔心。

而調配比例失當、過程消毒不確實、容器清潔不徹底、保存環境不佳、醃漬時間過長等,也都可能造成變質,引發食物中毒。

注意攝取量

在醃漬時,鹽、糖、醋都需要達到一定的濃度,才有抑菌的效果,因此吃醃漬食物容易攝取過多的鹽或糖,高血壓、糖尿病等患者需要多注意。

食藥署建議,食用前可以先用水浸泡,去除多餘的鹽分或糖分,再用流動水沖洗;烹煮時,可以不用蓋鍋蓋,使殘留的二氧化硫、苯甲酸等物質揮發。另外,若發現醃漬物有刺鼻味或臭味,且外觀出現暗褐色或詭異的紅色,就要避免食用。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