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常做善事 紓壓又快樂

2016/02/16 06:00

▲研究發現,幫助別人,自己也能受惠;圖為情境照。

文/柯俊銘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不免會碰到別人有困難或不方便的時候,如果能力許可,您會選擇坐視不管,還是適時伸出援手,給予關懷呢?

日前一份發表在國外《臨床心理科學》期刊的報告指出,熱心幫助別人,其實本身也能從中受惠,可謂創造雙贏。在助人過程中,不僅能紓解壓力,也會帶來喜悅,提升個人的幸福感受,值得參考。

這項研究由美國耶魯大學醫學院的臨床心理學家艾蜜莉.安思爾(Emily Ansell)博士主持,她和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學者合作,透過刊登廣告的方式招募到77位年齡介於18-44歲的民眾,並針對他們進行為期14天的追蹤調查,目的在探討「助人行為」對心理健康可能帶來的影響。

過程中,所有志願者每晚都會接到電話,提醒回報當天在公司、學校或家中所遭遇的壓力事件,並自評嚴重程度。另外也要告知曾做過的好事,就算只是幫人開門、按電梯、跑腿送東西或詢問有無需要幫助等小事都可以列入。最後還需填答和心理健康有關的量表,藉以瞭解出現的正、負向情緒概況。

統計顯示,助人行為的多寡和心理健康間具顯著的正相關。常助人者傾向有較多的正向情緒,對擁有的一切容易滿足。處於高壓時,往往較不會有鬱悶、焦慮、憤怒與悲傷等負向情緒。反之,不常助人者的心情易變差,一旦壓力纏身,衍生的負向情緒會特別強烈,持續時間較久。

研究者表示,我們覺得壓力大時,普遍會渴望獲得外界的支持,而非想去幫助其他人。有趣的是,此時若願意去幫助他人,似乎可以緩衝壓力帶來的傷害,讓自己不會那麼難過,該結果未來或許能發展為憂鬱症的另類治療方式。

蜀漢劉備曾說:「勿以善小而不為。」藉以鼓勵孩子多行善,即使看似微不足道,也值得付出。想讓生活過得既快樂且充實嗎?不妨平時發揮服務大眾的精神,相信施比受會更有福。

(作者為公職臨床心理師)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加入自由健康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