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類風性濕關節炎患者 逾半易併發乾燥症

2015/10/13 06:00

曾小姐(右)仍在使用類固醇藥物,類風濕性關節炎症狀仍沒消緩;另一名患者王小姐則使用B細胞標靶藥物治療,狀況緩解很多。(記者吳亮儀攝)

記者吳亮儀/台北報導

擔任教職的曾小姐曾是類風濕性關節炎的重症患者,教書時常握不住粉筆、更常口乾舌燥,每天喝3、4公升水都沒用,連嘴巴都會黏住而沒辦法開口,還以為是上課講話講太多,進一步檢查才發現是併發「乾燥症」上身。

台北榮總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蔡長祐警告,國外研究顯示乾燥症患者罹患淋巴癌的風險為一般人的37.5倍,嚴重的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罹患淋巴癌的機率更是一般人的70倍。

蔡長祐更指出,成功大學曾分析2000年至2008年健保資料庫,發現7852名乾燥症病患中,女性乾燥症患者較一般人有7倍機率罹患淋巴癌。

高醫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蔡文展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有許多併發症,包括乾燥症、肺纖維化、間質性肺炎、雷諾氏症、中樞及周邊神經病變、動脈硬化、血管炎、淋巴癌等。

蔡文展提醒,約半數以上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容易併發修格蘭氏症候群(乾燥症),乾燥症是慢性、緩慢的自體免疫疾病,病因仍不明,它會破壞人體淚腺、唾液腺,造成口乾、眼乾,皮膚、鼻腔、陰道乾燥等症狀,罹患淋巴癌機率高。

蔡文展說,目前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藥物包括類固醇、非類固醇抗發炎藥、改變病程的抗風濕藥物及生物製劑;前3種以消腫止痛、抑制發炎及免疫反應為主,生物製劑則是除了抑制發炎激素及細胞以外,還能延緩骨骼關節破壞。

蔡文展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以女性居多,約為男性3倍,好發於20到45歲之間,如果沒有好好控制,長期發炎將導致關節變形,嚴重者生活無法自理,建議若身體有類似異狀,應儘速就醫了解、並定期和醫師討論用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加入自由健康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