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食道失弛緩症 她1年暴瘦12公斤

2014/12/03 06:00

▲楊婦獻花感謝吳鴻昇醫師,讓她的人生由黑白變彩色。(記者張聰秋攝)

記者張聰秋/彰化報導

彰化縣60歲的楊姓婦人因吞嚥困難,每次吞進去的食物馬上又吐出來,一年暴瘦12公斤,只因她長期飽受「食道失弛緩症」困擾。

楊姓婦人說,此病讓她有「生不如死」的無奈。直到4天前,她接受內視鏡肌肉切開手術治療,終於解決食不下嚥的難題,擺脫以往吃了東西要急著跑廁所吐出食物的痛苦,人生從此由黑白變彩色。

彰濱秀傳亞洲微創手術訓練中心院長吳鴻昇表示,臨床研究,食道失弛緩症好發在年輕族群,發生率僅約10萬分之一,發生原因不明。這是因為食道下端缺乏副交感神經節,造成食道下括約肌持續收縮,無法舒張,引起蠕動障礙,使得吞下的食物累積在食道,導致食物逆流,甚至嘔吐。

吳鴻昇指出,食道失弛緩症的病人會因為持續食不下嚥,體重減輕,免疫力降低,甚至因為發病時會胸痛,吃東西時還會嘔吐出胃酸,容易被當成胃食道逆流或消化系統不良治療。

臨床經驗顯示,從出現症狀到確定病因,平均約2年,只是病人在確定病因之前,往往因找不出真正病因,無法對症下藥而影響生活品質。

楊婦說:「一直沒辦法好好吃自己想吃的東西,連最愛吃的糯米、肉粽碰都不能碰,實在很痛苦!」甚至還懷疑自己得了不治之症,心情跌落谷底。

楊姓婦人輾轉到彰濱秀傳醫院腸胃科檢查,醫師診斷確認讓楊婦暴瘦的兇手就是食道失弛緩症作怪,接受經口內視鏡肌肉切開手術治療。

醫師以高解析度胃鏡、內視鏡等儀器,從患者的口腔進入食道,切開食道內環肌,讓食道放鬆,同時保持食道括約肌功能。

吳鴻昇指出,經口內視鏡肌肉切開手術相較於傳統手術,傷口小,且大幅縮短病人術後復原期。健保有給付此項手術,但需自費手術耗材。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加入自由健康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