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天氣濕熱 當心癬上身

2014/07/28 06:00

▲體癬與濕疹外觀相似,民眾常誤認為濕疹,自行塗抹輕度類固醇藥膏,導致體癬惡化。(照片提供/李舒晴)

文/李舒晴

台灣屬亞熱帶海島型氣候,環境溫度和濕度高,適合黴菌生長,不僅食物容易發霉,皮膚也是黴菌滋生的溫床之一。皮癬菌是一種黴菌,滋生於皮膚的角質層或角質衍生物上,如毛髮或指甲,而皮癬菌感染症即是所謂的「癬」。

依癬感染部位的不同,醫學上也有不同的命名,例如足癬(俗稱香港腳)、股癬、體癬等。

體癬初期表現為局部皮膚發生紅斑、丘疹或水皰等。水皰乾涸後出現脫屑,並逐漸向四周擴大,同時病灶中央部分有自癒傾向而使病灶呈環狀或多環狀,邊緣隆起,界線清楚,形狀如銅錢一般,故俗稱「金錢癬」或「圓癬」;依個人體質不同,會感受到不同的搔癢程度。

體癬與天氣變化關係密切:夏季時明顯加重,到冬天會自然減輕或消失,若不治療,天氣轉熱時又會再發,非常惱人!

體癬與濕疹外觀相似,常被一般民眾誤認為濕疹,而自行塗抹輕度類固醇藥膏,導致皮膚對抗黴菌的能力受到類固醇抑制,使體癬惡化。

輕微的癬,只要塗抹外用抗黴菌的藥膏很快就可以痊癒。建議治療至皮膚外觀完全正常之後,再多塗抹兩週的藥膏,完全根除黴菌,以免容易再發;較嚴重的癬則須併用口服抗黴菌藥物,才能有效治療。

中醫認為癬多因風、濕、熱、蟲毒侵襲肌體,邪氣蘊積於皮膚所致,以清熱、化濕、解毒為治療方法。若病灶以丘疹、脫屑、搔癢為主,建議以祛風化濕藥物做搭配,如防風、羌活、秦艽等;病灶以紅斑、水皰為主,伴隨紅腫熱痛感,屬濕熱,治宜清熱化濕,可用木通、黃芩、苦參根等;病灶以膿皰、結痂為主,滋水流膿者,建議使用解毒祛濕,如苦參根、黃芩、黃柏、敗醬草等藥物。

除內服藥之外,還可選擇外用劑治療:苦參、蒼朮、蒲公英、烏梅、蛇床子、土槿皮、黃柏各約3-5錢,水煎藥液過濾後加上食用醋,用棉棒沾取藥液塗抹於患處。依個人體質不同,應尋求專業中醫師診治,配合個人體質調理,切勿聽信偏方,使用來路不明的藥物,以免病況惡化。

◎日常生活注意事項

●注意個人衛生,不使用他人內衣、內褲及洗浴用品。

●保持皮膚乾燥清潔。

●衣服和鞋襪選擇透氣材質,不穿過於貼身或緊身之衣物,並且經常換洗。

●若得到足癬、甲癬或其他部位皮膚癬,避免搔抓且須及早治療,以免抓破後併發感染和引起黴菌擴散感染他處。

●少吃辛辣刺激及油膩、甜膩的食物,戒菸酒,飲食以清淡為宜,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避免濕熱體質生成。

●少養寵物。若家中有寵物,必須做好寵物的衛生清潔,因寵物常是小孩子體癬及頭癬的感染源。

(作者為彰化基督教醫院中醫部醫師)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加入自由健康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