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整治靜脈曲張 術前須確定成因

2006/06/20 06:00

記者洪素卿/台北報導

近年以雷射手術治療下肢靜脈曲張越來越盛行,不少民眾為了美觀,掏腰包自費接受治療。不過,醫師提醒,包括深部靜脈阻塞等疾病也可能導致靜脈曲張,若術前缺乏完整診斷,未對症治療,只「整治」浮出的青筋,可能讓問題更嚴重。

台北榮民總醫院心臟外科主任賴曉亭表示,根據估計,約有兩成到兩成五女性、一成到一成五男性有下肢靜脈曲張的情形。除了老化及遺傳因素外,懷孕、過度肥胖、長期需要站立工作的人,因為腹腔內與腿部壓力上升,導致下肢靜脈回流困難,是最常出現靜脈曲張的族群。

傳統治療靜脈曲張除了高位結紮及硬化劑注射外,針對嚴重靜脈曲張治療方式主要以大隱靜脈抽除手術為主,不過由於傷口大,必須半身麻醉、住院,患者接受意願相對低。也因此,雷射顯微手術應運而生。

這類手術僅須局部麻醉,以超音波定位導引,將光纖插到病人的靜脈腔裡,發射能量燒壞病變的靜脈血管,配合以顯微手術鉤出殘餘的病變血管,術後即能下床走動,並儘快恢復正常工作。

台北榮總三年多來已累積一百六十七個病例,患者術後要穿著彈性襪、多做腿部活動、多喝水,預防復發。

不過,賴曉亭提醒民眾注意,若是懷孕、肝臟疾病、心臟衰竭或是深部靜脈栓塞等疾病引起的續發性靜脈曲張,必須先針對原有的疾病治療。若在不明就裡的情況下施行靜脈曲張治療,手術後反而可能會導致腿部嚴重腫大、疼痛,難以行走,因此民眾接受手術一定要謹慎!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加入自由健康粉絲團
TOP